觀點
關仲然:不進步的民主進步黨——台灣政界性騷擾風波的衝擊
【明報文章】台灣的性騷擾醜聞愈鬧愈大,自上星期有民進黨前黨工在網上發文,講出受害經過、響起「第一槍」之後,其他曾經受過同類性騷擾傷害的受害人,也陸續鼓起勇氣剖白,對台灣整個政治生態,無論是職場(政黨)文化還是以後的選舉政治,都帶來很大衝擊。
這次台灣政界的「#MeToo」運動,以民進黨為重災區(隨着愈來愈多受害人站出來,也逐漸波及國民黨),事件的情節和經過,跟近日大熱的台灣政治劇《人選之人》劇情都非常相似。相似的地方,是除了發生性騷擾事件之外,還包括政黨對性騷擾投訴的「冷處理」,就像該劇中的政黨秘書長,處處對加害者的包庇縱容,並將責任歸咎於受害人,形成對受害人的二次、三次傷害。
政黨爆出如此巨大醜聞,自然令選民失望,在風波還在不斷發酵之際,無疑為明年初舉行的選舉帶來很大變數;但更重要的是,今次事件揭發了台灣政界的另一種黑暗(以往覺得政治黑暗,更多集中於黑金政治)。不過從正面地看,是次風波或許能對日後政界職場上的性別平等帶來改革。
高舉「進步」價值 當初卻冷處理投訴
今次性騷擾醜聞,民進黨的窘態是最令人失望。風波發生之後短短幾日,賴清德、蔡英文、卓榮泰等現任和前任民進黨主席先後公開道歉,承認自己擔任主席期間發生這些事件屬難辭其咎,又承諾全面調查事件和檢討改進。
但現實是,這些性騷擾事件並不是這幾天發生的,這些政治領袖今天義正辭嚴的姿態,更對比出政黨當初對這些投訴的冷處理,既無情義,更無道德或正義可言。賴清德說「我們不會轉身離開,更不會就這樣算了」,那為何當初「就這樣算了」?民進黨的全名是民主進步黨,高舉「進步」的價值,其往往在選舉的時候,喜歡強調政黨的立法委員名單有更高的女性比例,又或強調蔡英文是女性黨主席;但實際上原來是「掛羊頭賣狗肉」,這樣如何服眾?如何取得選民支持?
在第一名前黨工的申訴中,提到自己受性騷擾之後,曾經上報當時黨中央婦女部主任許嘉恬(後來升任民進黨副秘書長,今次事件遭揭發後請辭);但許嘉恬的回覆是:「所以呢?你希望我做什麼?」民進黨當初對這些事件和投訴的處理,一方面固然是對性別平等價值的踐踏,或以為這真的是小事;惟更離譜的是認為可以通過權力的不平等,而將醜聞壓住,就如《人選之人》的劇情,在選舉前要「大局為重」,想大事化小、息事寧人。不過現實是,台灣每兩年就舉行一次選舉,永遠都是大局,受害人就要永遠忍耐。
這包庇態度當然是大錯特錯,任何事件都是「個別個案」,亦代表民進黨當初如果能夠嚴肅處理,認真調查和還原事件真相,或許會引來一點風波,但這是作為黨中央和政治領袖的基本責任,更不用說這同時能夠真正顯出政黨的進步價值,反而有加分的作用。
選擇縱容包庇,並且以為就此可妥善處理,這實在是愚蠢得可憐的做法,沒有公關技巧,也找不到半點進步的價值。紙包不住火,到今天事件終於公開,政黨的窘態也是幾何式倍增;而且不能夠忘記的是,受害人正因為政黨當初的不負責任而蒙受更大傷害,這才是民進黨領導層最難辭其咎的地方。
能否改變職場風氣 值得關注
這次性騷擾醜聞,最值得關注的是,日後台灣政界職場的風氣能否迎來真正變革。隨着愈來愈多受害人說出自己的經歷,這反映出這些「個別個案」,原來一點都不個別。接二連三的政界人物(當然也包括其他界別),在文化和價值上都似乎出現了嚴重的滯後和錯誤,其個人行為操守之不檢點都令人側目。事件唯一正面的結果,是受害人有勇氣將事件說出來,而這跟流行文化的作用有很大關係。
沒有《人選之人》,受害人大概不會再有勇氣將其受害經過說出來。第一名民進黨前黨工在網上發文的時候,提到「當時高舉着婦女權益旗幟的人未成為我的翁文方,我就要成為我自己的翁文方」——翁文方是該劇裏面為受害黨工伸張正義的角色。正是這樣的一個角色、一段情節,給受害人有勇氣說出自己的類似經歷。同時一石激起千重浪,其他受害人也受到鼓勵,講出自己的故事。當現實和虛構的劇情如此相似,自然引來更大迴響,令人對現實有更大的不滿。
從這幾天事件的發展,看來還會有更多人牽涉其中。雖說風波開始蔓延到國民黨(像國民黨立委、花蓮前縣長傅崐萁被指涉及性侵),惟民進黨始終是今次事件主角,相比起傳統保守的國民黨,其令人失望和意外的程度也是遠超其他對手。這意味着民進黨在半年後左右的選舉,將會面對很大考驗。
對民進黨來說,「慶幸」的是這次性騷擾風波除了慢慢牽涉國民黨之外,還有其他知名人士也受到指控,當中包括民運人士王丹和流亡作家貝嶺,多少轉移了大眾的注意力。不過,民主進步黨一點都不進步的形象已經表露無遺。既然不進步,民進黨還能夠如何說服民眾繼續支持?
明年大選 舉步維艱
去年地方選舉,民進黨大敗,當時的一個結論是:民進黨支持者對民進黨失望,因此流失大量選票,但因為該選舉只屬地方性質,重要性不高,所以選民不需要「含淚投票」,對日後的總統和立委選舉未必有很大警示。
然而,大半年過去,民進黨將要改朝換代之際,賴清德本來就不及蔡英文受選民(特別是年輕一代)歡迎,這個時候還爆出如此大的性騷擾醜聞,民進黨的支持者即使知道大選有其重要性,惟是否願意更委屈、含更多的眼淚去繼續支持民進黨?選民不支持民進黨,不代表就會轉投國民黨陣營,或會轉投其他小黨,或乾脆不投票。當民進黨沒法催谷自己支持者投票的時候,去年地方選舉的結果,或會隨時重演。
對民進黨而言,明年的總統選舉是「三頭馬車」,本來已是場硬仗,但現在看來,當整個政黨都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立委選舉也同樣舉步維艱。
今次性騷擾事件,從黨中央收到投訴到決定把事件壓下來,這往往牽涉政黨裏面不同人物的參與而得出的集體決定,沒有一個政治人物能夠置身事外。這也意味選舉的對手可以用此議題,攻擊任何民進黨人物。如果這場選舉的最大議題是性別平等而不是兩岸關係,這大概不是今時今日的民進黨所希望見到。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