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五花腩、紅豆蓉結合 竹筒潮州糉鹹甜交纏

發佈於

【明報專訊】端午節吃糉的習俗由來已久,除了我們熟悉的鹹肉糉、鹼水糉,大江南北的糉子變化甚多,不同地方各有口味。今次介紹的有改良版的潮州鹹甜糉、客家粿糉,更有富異國風情的新派泰式冬蔭功糉、馬來西亞娘惹糉等,鹹甜辛辣,各有特色。

粵菜博大精深,即使是端午糉,在不同菜系中也會展現不同風味。米芝蓮1星中菜餐廳香宮今年推出全新口味的竹筒糉,就以潮州的鹹甜糉為主角。本身是潮州人的香宮中菜行政總廚黄偉文表示,潮州人會包鹹甜兼備的糉子,例如會把紅豆蓉和鹹肉糉結合一起,包出三角形的鹹甜糉,他們一般先嘗鹹肉部分,最後才享用甜美的紅豆蓉。

改良家傳食譜 鹹甜材料比例8:2

黃偉文今次則將這款潮州人熟悉的糉子口味稍加改良變化,因為他覺得傳統包法讓人無法同時品嘗到鹹甜兩種味道,因此改良了家傳食譜,試驗逾1個月,讓紅豆蓉不再只佔一角,而是平均地鋪在鹹肉糉面,「將糉子切件時,每件都有齊紅豆蓉和鹹肉糉,而鹹甜材料的比例為8:2」。

記者走進廚房了解鹹甜糉的製作過程,在已處理好的糉葉上鋪有一層紅豆蓉,然後放上拌勻蝦米、老抽等材料的糯米,之後平均放上鹹蛋粒、栗子粒、冬菇粒、使用五香粉醃過的五花腩鹹肉,以及瑤柱絲,令客人每一口都品嘗到所有材料。接着再放一層糯米,然後包裹成糉子,放進竹筒中,用鹹草繩綑緊,煠3小時,放涼後再作真空包裝、冷凍等工序。

黃偉文建議,吃前連竹筒隔水蒸45分鐘,先品嘗原味,感受潮州人的鹹甜交織味道,之後可根據個人喜好沾豉油或砂糖。記者試吃一口,的確可以一次過嘗到食材的味道,口感複雜,除非你喜愛吃重口味的食物,否則原味已相當夠味,不用沾其他調味。

烤鴨糉味濃 客家粿糉Q彈

此外,今年香宮新增2款特色糉子,全部在台灣製作後直送香港。黃偉文說:「由於台灣的地道美食深受香港人喜愛,而這幾年因為疫情,港人好少去旅行,於是去年已開始計劃引進台灣糉。」其中一款是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香宮經典烤鴨糉,賣點是用台北香宮正宗的掛爐烤鴨、鮮筍、香菇、鹹蛋黃等作餡,味道濃郁,不會過鹹,糯米黏糯,鴨肉入味。不過記者是食肉獸,心想:如再多加幾片鴨肉就更完美了!另一款是客家粿糉,特點是不用原粒糯米,而是將糯米粉、在來米粉等材料搓成麵糰,包裹炒香的豬肉、菜脯、蝦米、紅葱頭及香菇等餡料,再用糉葉包裹後蒸煮。蒸熟後入口Q彈,帶有米香,而餡料富鹹香,材料切成小粒,有咬勁,有點像用粿皮包裹的肉包,值得一試。

■九龍香格里拉酒店:「締味.粽夏」端陽禮品

訂購日期:即日至6月19日

送遞或自取日期:即日至6月19日

地址:尖沙嘴東麼地道64號

查詢:2733 8836

網址:bit.ly/KSL_DBF23_SLB

文:陳麗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email protected]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