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永新:從日本行看香港民生福利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春伊始,祝願讀者身心舒泰、平安喜樂。

趁農曆新年前,港人較少出外,筆者走了一趟日本瀨戶內海周邊城市,有關旅途所見,他日再作文記述。在日本的兩三個星期,離開能登半島大地震發生已有半個月,但日本新聞仍以重點報道,從中因而得知日本民眾對天災的感受,及他們如何應對大自然突如其來的災難,也聯想起一些港人關注的民生福利議題。

港人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原因

討論這些民生福利議題之前,筆者也想談談港人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原因。其實,赴日本旅遊的亞洲旅客,港人並不佔首位;台灣和韓國的旅客都比香港多。所以,「哈日」並不止於港人。日本所以吸引這麼多亞洲旅客,共同的文化傳統是重要元素;日語常用的漢字,也為曉中文的旅客提供了不少方便。至於不懂中文的,看了日語英文拼音不會有太大幫助,尤其是地名,漢字寫法清楚得多。當然,日本治安好、街道整潔、社會有秩序、交通四通八達,加上近年日圓貶值,都為旅遊日本提供優越條件。

港人這麼喜歡遊日,日本人對中國人有好感嗎?一些調查顯示,由於近年中日關係並不太調和,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日本人持續增加。不過據筆者觀察和體驗,日本人對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愛惡雖有差異(他們非常崇洋),惟對待遊客的態度卻十分專業,一般都彬彬有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店員無法與不懂日語的客人溝通,才會在店外標明不接待遊客。

這樣,港人為什麼視日本為「鄉下」?例如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便有大批到東京、大阪、福岡等大城市旅遊的港人。港人除喜歡到日本散心外,筆者發覺,近年港人到日本「深度遊」的也愈來愈多(除了疫情期間)。

日本為什麼值得港人一再去遊玩,不僅多留幾天,有時更住上兩三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答案簡單一句,就是日本的景點數之不盡;而這些景點所以吸引,因為遊客看到、感受到的,常是人工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

香港18區都有遊玩和觀賞特色

香港值得旅客一再遊玩嗎?或多留幾天?近日有意見認為香港缺乏景點,所以留不住旅客,筆者並不同意。香港面積雖小,行政上卻可分為18區,以人口計算,每區都有幾十萬居民,超過日本不少二三線城市。而且香港的18區,其實每區都有本身特色,例如中西區是香港不少歷史遺址所在;元朗和北區皆有值得觀賞的生態自然環境。

因此,如果每區的區議會能夠簡單介紹自己區內特色,並且印製日本常見的旅遊景點介紹,列出半日遊或一日遊路線圖,相信不僅方便外來旅客,也可作為本地居民周遊各區的指引。

回說日本之旅。以災情嚴重性而言,能登半島大地震不及2011年發生的福島大地震。但後者地震和海嘯影響所及的區域,鄰近有仙台和東京等大城市,救援工作較易進行;能登半島位處日本本州中北部,最近的大城市是金澤,而且地震差不多隔斷了能登半島與外間的交通,區內不少市町缺水缺糧,需要空運物質方能解決災民基本需要,救災工作十分困難。

根據日本新聞報道,筆者對救災工作有以下觀察,更想到一些對香港民生福利的啟示——

(1)日本災民處變不驚、互助行動,尤令人感動。日本差不多每天都有地震,視乎地震嚴重程度,所以日本人面對地震不會慌張,應變能力十分高;不過面對家人傷亡,情緒難免激動。地震發生後,政府救援工作還未展開,當地鄰里組織已向災民伸出援手:有醫生自備流動診所,為受傷災民提供治療;亦有居民設立臨時食堂,集中各區居民捐獻的物資,確保災民得到溫飽。

發自內心的施予 常較由上而下的指令更珍貴

筆者不想誇大日本人的互助精神。其實這種在危難中彼此幫忙的表現,港人也不遑多讓。猶記得1972年大雨造成的秀茂坪山泥傾瀉,山邊木屋居民被埋,筆者親眼看見附近居民掏手挖掘救人的情景。港人絕非「各家自掃門前雪」,不過想提醒政府的是,現在每區雖設有關愛隊,惟港人一向以來的互助不應被忽略,因為發自內心的施予,常較由上而下的指令更珍貴。

(2)日本政府的救災統籌嚴密有序,並能夠協調各方救援力量。地震發生之後,日本政府隨即成立救援工作統籌委員會,每天匯報救援工作進展,及傷亡人數和有關信息。地震區內的政府設立避難所之外,更在一個月內搭建了類似香港簡約公屋的過渡房屋,供房屋倒塌的災民短暫居住。

另外,日本救災工作並不限於政府提供的資源,還調動全國志願組織的力量,把受影響的能登半島市町,與全國不同城鎮配對,讓其他地方的義務工作人員可以專注援助特定區域,例如在能登半島的輪島市,便看到來自東京的義務醫療人員。

回說香港。隨着氣候變化,香港以後出現大雨和超強颱風的情况會增加。政府汲取去年9月大暴雨的教訓後,相信在未來救災統籌等工作上會做得更好;惟在調動地區救援力量上,看來政府還要多花心思。香港面積雖小,各區可以調動的資源卻有差異;一旦災難發生,灣仔區居民組織是否可以為深水埗災民多出一分力?

香港銀髮市場 看不到有發展前景

(3)日本人並不如想像中的富裕,銀髮市場不存在。從能登半島大地震電視報道可見,日本一般平民老百姓並不如想像中的富裕。當然,災民家庭擁有的設備並不缺乏,卻多頗為陳舊,在香港可能早已換新了。筆者旅途中經過的城市,市區中心多有「大眾食堂」,一頓飯的價錢不到700日圓(約36港元)。

其實,一般日本工人的薪酬並不高,在咖啡店看見招聘兼職員工的廣告,時薪940日圓(約48港元),較本港現時最低工資時薪40元只高了少許。

此外,日本新聞每天都報道地震中的傷亡數字,發覺八成死者的年紀都在65歲以上——他們多獨居,物件或房屋塌下來時因走避不及而死。人口老化在日本不是新鮮話題,今次在日本旅遊,沿途見不到一間幼稚園,專為老人而設的病院卻有幾間。

還有一點,是日本市內的商店街,多有為長者提供衣著和日用品的店舖,售賣的都是平價貨。所謂銀髮市場,直接一點來說,不過是為收入有限的老人而設的平價市場。日本設有全民退休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不會有問題,卻不會是高消費者。

香港有70萬長者靠長者生活津貼過活,看不到本港銀髮市場會有什麼發展前景,極其量不過是為長者提供更多平價貨。所以近年專為長者設計上下樓梯的科技輪椅,租賃也少人問津,太貴了。

日本社會發展走在香港之前。日本人經歷過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港人參考。

作者是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永新]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