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消息:當局研垃圾輸內地焚化 要顧內地民情技術問題 法規嚴格需中央批准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提出垃圾徵費作為減廢方法但再度暫緩,未來會推行其他減廢、回收措施,以及興建兩項焚化爐設施,但仍未能應付垃圾產生數量;而堆填區又要於2035年關閉,正尋求在大灣區城市找出路。據知特區政府已與內地單位展開商討,探討把香港垃圾運往內地焚化爐處理是否可行,研議運送方式、處理灰燼及成本效益等技術問題,也要顧及內地民情反應;倘技術可行,須尋求中央批准,因目前內地對輸入境外垃圾有嚴格限制。

香港現時每日平均棄置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而政府已承諾要在2035年關閉堆填區。政府正在石鼓洲興建首座先進焚化爐「源.島」,每日處理量3000公噸。政府亦預告,下月向立法會提出在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興建第二座焚化爐,每日可處理4000公噸廢物,料2030年落成,但兩焚化爐未必足以應付需要。

或選深圳珠海等較近地方

政府前日宣布「暫緩」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提及,「正在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共同發展綠色產業」。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正與內地單位商議,探討運送廢物到內地焚灰是否可行,有可能選址深圳、珠海、惠州等較近地方,因若太遠,運送不符成本效益。

稱增內地貨源收入 屬互利

消息人士稱,內地焚化設施先進,焚化過程會轉化能電能,但部分設施目前有剩餘焚化量,而香港則有大量垃圾要處理。消息人士又表示,如香港再增建焚化爐要上百億元,故如能跟大灣區單位合作,內地單位有貨源及收入,合作屬互利,也可推動發展「無廢灣區」及區內綠色產業發展的目標。

不過,消息人士指跨境運送廢物需解決大量技術問題,如採用水路抑或陸路運送,運送時如何避免滋擾內地居民,也需考慮內地民情。同時,焚化一般家居垃圾,水分會較多,會影響燃燒效益,故要先探討技術是否可行。另一方面,內地在法例上對輸入廢料有嚴格限制,近年雖有案例,包括香港把建築填料運住台山作填海用途,以及把可循環再造的廢紙運到內地製再生紙等,但輸入垃圾做焚化產能目前未允許。

謝展寰昨在港台《千禧年代》被問及廢物是否會運到內地處理,他說「唔係咁簡單」,而是利用整體資源一同推展「無廢灣區」,強調本港仍會興建焚化爐,但若能兩地一起處理,相信更具成本效益。

指港地少 回收業界支持

內地在2018年實施洋垃圾禁令,本地環保回收業界亦受影響。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認為香港地少,根本不足以處理回收物料,以環保園正在施工的紙漿廠為例,將來回收的廢紙仍要造成紙漿,再運去內地紙廠造紙。劉又指出,近年追蹤技術愈趨成熟,可在每個貨櫃鎖上電子鎖,避免輸入洋垃圾,希望政府與內地商討,為回收物料覓出路。

明報記者

(垃圾徵費)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