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愛非誠摯原欺詐 情侶竟如鏡中花——市場與名利換來表態文化和形式主義

發佈於

【明報文章】賴清德進入在台北的總統府後,大陸舉行實戰性強和升級版的軍演。其後,台灣藝人考慮大陸市場時,紛紛表態「我們中國人」和支持統一。台灣人感到背後的潛意識就是「聽話才有飯吃」,賴清德則呼籲台灣人諒解。不管各人的態度是否真心,都涉及政治公關與如何建立親和力的問題。忽然想起陳寶珠《愛他想他恨他》的歌詞:「愛非誠摯原欺詐,情侶竟如鏡中花。」放諸此時此地,確令人浮想聯翩,故引作今天標題。

(1)文化市場成為控制手段

──自從內地改革開放後,我從來不反對發展大陸市場。各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條件,用正當方法開拓業務,個人也好,企業也好,都是他們的選擇自由。在這過程中,我逐漸發覺一種微妙的變化:內地經濟還不算強的時候,政治信心和謙遜學習的態度相對較強;但經濟漸強之後,政治信心反而愈弱,不斷用直銷式的「自信」,藉以加強防禦;市場也成為一種手段,配合「心防」的需要。但無論如何,這不應成為放棄大陸市場的理由。

──以賴清德上台後的形勢為例,台灣藝人要到大陸表演,都在「自願」或「被迫」之下,表示「我們中國人」的統一立場。大陸網民還列出表格統計,誰已表態,誰還未表態,意味着背後可能有一場「杯葛戰」。這種態勢並非偶然,以前也出現過,只是這次與賴清德上台的時間太接近了,所以「市場絕殺」的信息更為明顯。

如果說這是大陸民間的愛國情懷,不足為慮,但只要回顧官方的歷來反應,卻使人感到官方才是最有力的杯葛推手。於1984年,有台灣藝人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表演;表演者黃阿原,大陸視為「投誠」,台灣人則視為「投共」。1987年,台灣藝人費翔登上春晚舞台,唱了《故鄉的雲》;因為他是中美混血兒,於是坊間又有其他聯想。由1980年代至1989年初,台灣侯德健備受內地重視,1988年以其名作《龍的傳人》登上春晚。但他在1989年「六四」前夕成為「絕食四君子」之一,被逐離開大陸。

人們最熟悉的鄧麗君,其歌曲傳遍中華大地,鄧小平夫人卓琳也是她的歌迷,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也嘗試過她的唱法。但鄧麗君生前不能踏足大陸,因為她經常在台灣勞軍。2000年又有張惠妹事件,她有台灣原住民血統,才獲邀在陳水扁的就職禮上表演,但被內地封殺3年,直至她表態「支持兩岸統一」才能鬆綁。

──上述例子如用市場學角度看,「食得鹹魚抵得渴」,自由選擇;重視意識形態的內地官員,更以此為界。但從更廣泛的民間角度觀察,則會感到大陸經常強調不要政治化處理問題,但自己卻最政治化,還擴大到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繼而觀之,兩岸縮減旅遊業、留學生停頓雙向往來、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中止接觸、香港「協進會」與台灣「策進會」失去半官方聯繫,多是內地因為政治原因而採取主動的。按「強弱理論」觀察,內地可以這樣做;但從政治公關手法及親和力的角度看,只會令人感到「愛非誠摯原欺詐,情侶竟如鏡中花」,兩岸距離只會愈走愈遠。

(2)台灣人對大陸軍演反應

──據台灣傳媒和網上統計,台灣人在大陸軍演期間,以「追星」和「追劇」為主,佔了七成以上。有人解讀為台灣人感到無法改變大陸的壓力,即使心焦,也只能隨遇而安,於是追星和追劇去也;也有解讀為台灣人已習以為常,並不害怕兩岸短期內交戰。

──從多個民意調查的數據,也可看到台灣人自有看法,沒有太受大陸的壓力影響。且舉台灣TVBS民意調查中心的數據:53%受訪者「非常滿意」和「還算滿意」賴清德的就職演說,28%表示「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47%受訪者「非常信任」和「還算信任」賴清德,34%表示「不太信任」和「很不信任」;44%受訪者對賴清德施政「非常有信心」和「還算有信心」,37%表示「不太有信心」和「很沒有信心」;30%受訪者認為兩岸關係會變壞,認為會變好的只有5%,認為「差不多」的則有49%。總體而言,賴清德的民望比蔡英文低,但畢竟仍是眼前的台灣民意。

──所以,台灣人對藝人投入大陸市場,已見慣不怪,喜歡的繼續喜歡,不喜歡的則在心態上與大陸和往大陸發展的藝人保持距離。總之,大陸的硬實力無法令台灣人感到「愛本誠摯非欺詐」,「情侶仍是鏡中花」。

(3)政治公關及親和力如何建立

──歷史和現實證明,「聽話才有飯吃」的思維,只會換來互相的計算,最後變成各自的算計(背後有更多考慮),因為雙方的維繫只有利,而沒有誠。台灣藝人口中的「我們中國人」,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如從市場學角度看,大陸是他們吃飯的市場,但他們也想回台灣吃飯,所以都不想說清楚。大陸當然有辦法令他們「選邊站」,否則就「靠邊站」,但最終只會口服心不服,政治公關及親和力更無從說起,損失更大。

──大陸可以繼續強硬,或不斷強調只是針對「台獨」,不針對台灣人。可是,歷來的客觀效果就是針對一小撮變成打擊一大片。這種顯淺的條件反射效應,是迷信硬實力的人不會理解的。台灣人面對現實環境,已學懂多元化的回應方法,不再習慣於急功近利的平庸思維。這將是兩岸進一步異向而行的困境。

──賴清德和台灣陸委會則採取「四両撥千斤」的方法,呼籲台灣人諒解藝人「登陸」的現實需要,關鍵是他們「內心想的是什麼」。從現實上說,台灣當局無法阻擋藝人登陸,道理和法例也阻止不了;惟「四両撥千斤」正是弱者主動爭取同感的政治公關手法,未必能夠建立親和力,但至少不會增加惡感。尤其在外界對比兩岸姿態時,更容易弱中求勝。

──其實,「聽話才有飯吃」的現象早在香港出現。掌握權力的人認為這才是「硬道理」,但他們總忽略了掛一漏萬的效果,例如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禁止傳播《願榮光歸香港》,客觀效果則是更引起國際關注。這是雙面刃的事實,執行的人都知道,但只會照辦。絕對化的慣性建立後,人們只會做自己的選擇。有些人和藝團,寧可先行選擇香港和國際市場,也不回內地發展(至少暫時如此),這也是事實和現實。

選擇後就各自按部就班而行,這種心態也在建制圈中普遍出現。既然已經「選邊站」,那就繼續站下去,但心放在哪裏?則各有判斷。久而久之,表態文化和形式主義就此形成。至於一般市民,由衷順應也好,平常心隨緣也好,愈來愈沉默也好,各適其適,總之不是官方可以絕對控制的。

──所以,最能夠建立親和力的政治公關方法,不是「讓你有飯吃」就行,而是要明白「愛根原是愁根化……唯有天能證真假」(也是《愛他想他恨他》的歌詞)。更不要讓愁根變「仇根」,把一點矛盾變成全面的對立。况且北京現時絕對強勢,既然如此,何不和風細雨下,誠摯培育有情花?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