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呂偉生、袁亮、易何馨、雍喬喬:從城市代謝角度 看香港百年滄桑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日香港大學建築學院iLab研究團隊,在環境科學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發表文章(註)。通過分析1910至2050年香港的建築材料存量和流量(即建材代謝(building material metabolism, BMM)),他們發現相比其他發達經濟體,香港以更低的建材代謝,實現並保持了國際矚目的經濟地位,揭示了一條更具材料效率的城市發展路徑。

城市代謝:重塑生態與經濟的可持續未來

建材代謝是城市代謝(urban metabolism)的一個子系統。城市代謝的概念,首先由Abel Wolman於1965年發表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研究中提出。彼時,Wolman以一座擁有百萬居民的假設城市為藍本,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並將城市代謝定義為「維持城市住民在居家、工作和休閒活動中所需的所有材料和原材料」。進入21世紀,Christopher Kennedy等人將城市視為一個生態系統,重點探究技術和經濟對城市發展動態的影響,並重新將城市代謝定義為「發生在城市中的所有技術及社會經濟過程的總和,伴隨着城市的增長、能量產生和廢物消除」。

隨着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飛速推進,城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近年來,城市和區域發展中出現的資源匱乏、生態惡化、人類生活品質下降等問題,均與城市的代謝失調密切相關。因此,深入理解城市代謝的機制、內涵,及探索其升級之路,對於推動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西方經驗:鋪就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下,西方發達經濟體積極探討城市代謝,鋪就了「生態城市」和「低碳城市」的發展路徑。早在1993年,日本就舉辦了關於城市代謝的國際研討會,吸引了全球關注。隨後,紐約、維也納、瑞士、悉尼等西方地方,也紛紛掀起了城市代謝研究的熱潮。學者分別聚焦於水、能源、建材等重要物質載體,通過分析這些物質的存量和流量,揭示區域特徵,從而為資源與環境管理的政策制訂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代謝研究最初僅涉及「城市-區域」尺度的社會經濟代謝測量;隨着環境意識提高,人類的健康和福祉逐漸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城市代謝研究也隨之逐步從線性模型,發展到循環模型,最終擴展為網絡模型。

21世紀以來,對城市代謝的研究更加系統,研究人員開始考慮物質循環、生態足迹等多重因素,致力於為節能減排工作奠定基石,並協助政府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代謝的研究,需要大量且多源的數據支撐。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大數據、遙感、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城市代謝研究注入新活力。

香港城市代謝升級:邁向綠色可持續之旅

香港的城市代謝研究早已有之。1978年,Ken Newcombe等人就發表了描述香港1971年城市代謝的先驅之作。隨後,Kimberley Warren-Rhodes和Albert Koenig在其基礎上,更新了香港1971至1997年的城市代謝狀况。他們都指出,香港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有清晰的系統邊界,在研究城市代謝方面具有優勢。香港在城市代謝中取得優異成就,但城市系統已經過載,政府需加強保育政策和規範消費行為,以防止環境進一步惡化。

縱觀城市代謝研究的諸多焦點,建材作為支撐人類活動的重要載體,備受關注。每年約有一半從自然環境中提取的原始材料,被轉化為建材和產品,用以構築城市。隨着資源稀缺性日益突顯,建材的可持續性問題也愈發緊迫。實現向可持續城市的過渡,亟需深入了解建材數量、種類及其在超長時空中的動態變化。

iLab研究團隊採用近年流行的存量驅動方法,分析香港1910至2050年的建材代謝模式。研究人員先根據已使用的材料種類和密度、建築物總面積及其預期使用年限等因素,計算出不同年份的建材存量。隨後,通過觀察不同年份的建材存量變化,他們推算出流量變動情况,從而揭示建材的消耗和替換速度。此外,他們還對比了多個地區每單位建材的本地生產總值產出,以評估「建材生產力」水平。

研究表明,香港建材存量自1910年以來呈S形增長,於1988年見頂。從1950年起,建材存量在蓬勃經濟發展下急劇增長,但於1980年後增長放緩,2020年達4.07億噸,並預計在2035年微增至4.17億噸。全局流量分析顯示,從1950到2020年建材流入量急增,預計從2025年起將穩定在年均1329萬噸,2035年流入量和流出量將達到平衡。同時隨着時間推移,傳統低碳材料(如磚、木材)使用比例下降,而高碳足迹材料(如水泥、鋼材、玻璃)使用比例上升,預計2035年所有主要建材流入與流出將趨於平衡。此外,研究結果還揭示香港「建材生產力」高於其他區域。

建材存量與經濟發展互動:可持續的展望

香港的建材存量增長歷程,跟其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1950年代初期,隨着香港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推進,大量經濟活動推動了建材需求急劇上升。然而進入198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結構的轉變向服務業傾斜,開始了去工業化進程,導致建材累積速度明顯減緩。

當前,隨着香港經濟結構已高度依賴服務業,建材增長模式也已從過去的快速累積,轉向平衡且持續增長。未來,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以及建築業在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和採用環保建材方面的進展,或將幫助香港在2035年達到建材存量的新平衡點。

香港建材存量增長,也曾因城市發展的重大事件而出現波動。從1961年公共房屋建設計劃,到1970年代房屋市場的火爆,再到1978和1985年的大規模公共房屋及土地重建計劃,以及1990年代末開啟的市區更新計劃,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建材需求的增加。此外,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的打擊,也短暫導致建材存量下降。這些經濟和政策因素的綜合作用,塑造了香港建材存量的發展軌迹。

香港的建材流入量預計在2020年代中期達到飽和,標誌着建材需求與經濟增長的「資源脫鈎」,有望幫助政府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控制建材需求。此外,2020年本港建築廢料達1179萬噸,且預計至2035年將持續增加,突顯加強建築廢料循環利用的緊迫性。

建築廢料循環利用,不僅有助緩解本港土地資源壓力,也可減少對材料進口的依賴。香港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國際化都市,一磚一瓦都依賴進口,能源、水、空氣等都需要「精打細算」。其近一個世紀以來的高水平「建材生產力」,揭示了一條更具材料效率的發展路徑,為全球其他區域提供了實踐指南和策略參考,有助推動城市轉向更綠色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註:Yuan, L., Lu, W. Centennial evolution of Hong Kong 1910-2050: a building material metabolism perspective. 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24).

作者呂偉生是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系主任,袁亮是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博士研究生,易何馨、雍喬喬是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研究助理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呂偉生、袁亮、易何馨、雍喬喬]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