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袁國守:投資想賺錢 忌討厭政治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特朗普於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後,連番對外徵收進口貨品關稅,中美關係亦自此緊張起來,其後不少散戶以至個別股評人呻:「現時根本不是分析股市,而是分析政局。」奇怪,政治風險向來是投資風險之一,且是舉足輕重的變數,全球資金何去何從,往往看國際地緣政治變化,若想在投資市場中賺錢,又怎可避開政治不談?

早前筆者在本欄分享了個人投資失敗的例子,冀給各位借鏡,免重蹈覆轍,今期盼容「夜郎自大」一次,談談算是不太失禮的投資部署,說的是過去廿多年來自家的強積金(MPF)配置。MPF制度自2000年12月開始實施,至今快24年。頭十多廿年,筆者轉過一次工,所以擁有兩個MPF帳戶,其一100%資金放在亞洲股票基金,另一戶口100%投資中港股票基金。當年作出這樣的配置,一來當時筆者還年輕,投資年期仍長,作風因而較進取;再者,廿多年前開始,基金界近乎一致唱好亞洲投資前景,加上中國經濟正值高速增長,港股亦仍處長期升浪中,故「All in」亞洲股票資產。

幸,港股由2000年尾至2018年初,粗略而言,屬一浪高於一浪,因此筆者那段期間持有的MPF組合,回報翻了一番有多;期內持有的亞洲股票基金,曾多年位列MPF榜首。至2020至2021年,筆者作出參與MPF計劃以來最重大的資產調配,把所有累積資產及往後每月供款轉移至國際股票基金,可想而知,近年個人MPF投資回報遠遠跑贏港股。何解轉換MPF基金timing算不錯?除因筆者開始踏入中年,想將投資風險分散一點,更重要是本文引子提及的政治因素。

長線資金熱錢均關注全球政治形勢

基本和技術分析,固然具參考價值,但筆者多年來更重視國際政治動向,因「政經」、「政經」,政治和經濟兩者密不可分,為追求理想回報,環球長線投資資金(如各國退休基金)及熱錢(如對冲基金),都甚關注全球最新政治形勢。為了掌握全球局勢,除習慣觀看不同國家的新聞報道和分析外,筆者還喜歡四處出遊,如今年上半年,除多次前往深圳和澳門,還先後遊歷美國加州、台灣高雄及泰國多地,親身感受各地變化,以保持個人的投資觸覺,避免「紙上談兵」。

近年西方與中國關係轉差,對筆者來說,「非一日之寒」,過去廿多年赴歐美旅遊或公幹時,親眼看見好些西方人對亞洲人不友善,加上不時閱讀政治新聞和資料,並與各地人交談,終有了一些「觸覺」,發現西方與中國關係惡化,絕非「無緣無故的恨」,故至2016年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選舉不致「震驚」,往後的國際形勢、中美關係以至本港政治環境改變,已眾所周知,不贅。

西方與中國關係轉差非一日之寒

因此,當年筆者告訴自己,全球風向不同了,投資部署必須有變,幾年前調整個人MPF組合軌道,全數轉至北美洲股票比重較高的國際股票基金,並持有至今,該基金過去5年回報55%,年初至今約10%,短期內不打算再有任何調動。簡言,若想投資賺錢,忌「我討厭政治」。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