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潘樂輝、潘學智:移民之後:海外港人收入下降與職業錯配現象

發佈於

【明報文章】過去幾年不少港人移民海外,相信每個讀者身邊或多或少總有熟悉的親友決定離鄉別井。他們帶着不同理由出走,但同樣需要適應陌生環境。所謂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不再居住於同一座城市,惟留下來的人仍然關心海外港人的當地生活。住屋問題逐步解決、生活環境慢慢熟習後,尋找收入來源,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外國的就業市場不如香港活躍,不少移民人士早有耳聞;而他們未必預備好的,可能是自己願意犧牲多少往日耕耘,為了「搵兩餐」放下身段,從事一份不是最理想的工作。

移民群體缺乏社會資本,職業降級現象相當普遍。此現象在海外港人身上有多嚴重?轉工轉行後,他們能不能夠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因為移民而產生的壓力,又怎樣抒發?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系學生在筆者指導下開展移英港人研究,於2023年7月至12月發放網上問卷,得到非政治性的居英離散群族組織協助,在電子月刊和現場活動中展示網上問卷圖碼,得到1237名移英港人回應。問卷內容針對移英港人的人口、工作、生活及媒體消費等多方面,今天與讀者分享受訪者在移民前後的工作實况。

收入下降 幾無例外

移民成本造成經濟門檻,毫不意外地居英港人亦較本地港人富有、更具生產力及消費力。離港前他們的家庭每月平均收入,達到4.65萬港元,比最新的香港中位數3萬港元高出不少。然而移民之後,這些家庭的每月平均收入下跌至3.33萬港元,即驟降近三成(以1英鎊兌10港元計算)。英國全國的月入中位數約2.67萬港元,雖然居英港人在該國仍算不俗,要過中產生活想必不成問題,但明顯不及香港豐裕。

附圖將家庭數目按收入組別劃分,顯示港人家庭在移民前以高收入為主,移民後普遍降級至中收入水平,能夠保持在同一收入組別的僅屬少數。家庭收入劇減,有各種各樣原因,比如工作種類及行業變動、移民後待業或選擇退休的人數增多等;不少父母亦因為照顧子女的緣故,其中一人放棄工作,留守家中。不管什麼原因,家庭收入減少會直接影響生活質素,例如在休閒活動、娛樂等方面的消費將變相減少。考慮到英國高稅收及物價的情况,我們可預見居英港人在生活上需要變得比較刻苦。

職業錯配 白領變藍領

除了家庭整體收入下降外,就業人士的專業程度也明顯降級。長年研究社會流動的Harry Ganzeboom等學者,建立了「國際職業社會經濟指數」(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 ISEI),量化評估各個工種的專業性,以便比較。這個指數利用教育要求、社會資源和經濟收入形成層級化的量表,將不同行業變成由0至100分的指數作為分析參考,例如經理為65分、勞動工人為24分。

解讀ISEI的結果時,讀者必須緊記職業無分貴賤,數值高低不等於對社會的貢獻,它只反映某個工種的專業性。我們最關注的不是數值高低,而是變化大小所帶來的經濟結構與個人心理影響。

根據上述問卷數據,移英港人原先在港的ISEI為41.2,而赴英之後則下跌至24.2。此高低轉變代表多重意思。首先,移英港人由過去主要從事文職或專業工作,變成從事勞動或技術工作。每個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也有不同,背後花上不少個人努力和社會資源培養,所以港人的工作種類突然轉變,反映人力資源嚴重錯配的情况。其次,每個工種和行業有其獨特的社會身分及價值觀。轉職者要接受自己「半途出家」,家人亦需要調整收入和生活開支變化。因此,工作轉換所帶來的生活及心理調節,既影響個人,又影響家庭。這些調整過程難熬,可能衍生家庭衝突,嚴重者更可能患上適應障礙症。

職業降級的情况,相信讀者在朋友圈中也略知一二。以筆者為例,一名曾經共同攻讀碩士、博士的學友,為移民英國而放棄完成博士論文和兼職講師工作,到埗後在當地超市擔任倉務員;跟理髮師聊天也得知,不少原本體面的中產熟客,移民後當上收銀員和司機。網上媒體「綠豆」的「記.香港人」系列報道中,亦曾介紹港人離港赴英後如何成為推拿師,自備「搵食架生」按摩牀游走倫敦。這些故事一方面印證移民生活艱苦的現實,另一方面顯示香港人靈活多變、「馬死落地行」,為求生活而願意走出舒適圈的優秀特質。

一半居英港人 猶豫定居

不過,並非所有移民均能夠快速適應生活和文化上的變化,負面情緒油然而生。他們安撫情緒的應對策略,最常見是與同聲同氣的港人聯繫,從人際交往中互相勉勵。移英港人多數並非獨居,有88%與家人或朋友共住。他們平均每周花9.8個小時進行跟香港有關的網上活動,例如發文、閱讀評論、發信息給居港親友等,內容亦多離不開香港生活時事。部分人會頻繁參與離散群族的活動,尋找有共同經歷的同道人;更有近四分之一人已經回港超過3次。

談到未來計劃,53%受訪者堅定認為不會回港, 24.9%不確定回不回港,21.1%打算回港。後兩者,即近一半人持觀望態度,或是尚待一個契機回流香港。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號召」他們回來,相信亦會是現屆政府「搶人才」政策方向下的目標。某部分聲音曾獻策:既然海外港人仍然關心本港動態,海外經貿辦不妨恒常與當地港人接觸,有系統地扶持僑民組織,大搞節慶活動,推廣家鄉情懷;外訪官員亦宜盡量抽空與他們見面,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香港延攬的對象,香港的大門永遠敞開。這些方法相信對部分思鄉甚深、在英國不適應的港人有一定影響力。

赴英港人多屬青年、壯年,香港因為他們的離去,失去眾多人才。數據顯示他們的薪酬水平普遍下滑,工種行業也面臨巨變,原有的專業能力不被重視。為什麼他們寧願自貶身價都要高飛遠走,我們及政府固然應該反思並檢討。然而,眼觀現時不少居港年輕人對去留尚在猶豫當中,社會需要多做這類研究,使不同持份者了解更多現時情况,好讓大家做最理想的決定。

海外港人的生活狀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人覺得值得,有人覺得不適合。作為香港人的我們,只需要尊重他們的決定。若有人體會過外國環境,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奮鬥目標之後決定重投家鄉懷抱,也屬尋常不過之事。

參考資料:Ganzeboom, H. B. G., De Graaf, P. M., & Treiman, D. J. (1992). A standard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1(1), 1-56.

作者潘樂輝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潘學智是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助理所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潘樂輝、潘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