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李立峯:看「立場案」判辭裏的「社會事實」
【明報文章】上月底,法庭對「立場新聞案」頒布判決。兩名媒體負責人被判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名成立。作為研究新聞傳播的人,筆者自然也關心判辭內容,特別關注法官如何理解新聞工作和時事評論。
在討論立場案判辭之前,先闡釋一下一種學術上對法庭判辭的分析方向。談到法庭判決,很多人可能先想到法庭如何詮釋法律原則。但若從法律社會學的角度看,一份判辭至少有3種成分:第一是法律原則;第二是該案件本身的裁決事實(adjudicative facts);第三是法官達成判決時要引為根據的社會事實(social facts)。
例如在一宗誹謗案中,指控是否成立,涉及的不止法律原則(例如法律如何定義「具誹謗性」)及裁決事實(如被告有沒有說過某些話),也涉及社會事實(例如該句話在原告和被告身處的社會中,是否真的會令人聲譽受損)。
法律學者Kylie Burns指出,判決中的社會事實,可以是背景認知,可以來自生活經驗,也有部分是被法庭視為「常識」或「常理」的東西;愈複雜或跟社會關係愈密切的案件,涉及的社會事實也愈多(註)。
所以在看一份判辭時,除了法律原則的部分,我們也可以問:到底判決用上了什麼樣的社會事實?法官如何演繹社會事實與案件的關係?被判辭視為「常理」的是什麼?
回到「立場案」。如前所述,筆者關注的是判辭中跟新聞和評論工作相關的社會事實。例如判辭第240段指「毫無疑問,在香港的自由經濟體下,政府根本不能夠控制任何媒體替它宣傳」。但在傳播學中,有一大批關於「媒體擄獲」(media capture)的研究,談論在市場主導的媒體系統中,不少國家的政府縱然沒有直接的媒體管控權,但仍然可以通過與商業力量結合,以至法律和政策規管手段,使大部分主流媒體為其服務。自由經濟體、媒體擁有權和政府影響力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毫無疑問」。
不過,media capture有點複雜。篇幅有限,以下只簡單討論另外3點。
對傳媒而言 最重要責任之一是反映民意
第一點關乎社會民情與媒體內容之間的關係。判辭用了頗多篇幅論述「時代背景」。法官根據各種民調數據和實際發生的事件,指案件發生時社會狀况不穩定、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低,民眾立場先行,甚至接受暴力,「民粹年代當時已降臨香港」(段231)。
2020年前後,香港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低,是各民調數據一致指向的基本事實;但民意負面與民情「不穩定」,可以是兩回事。若說「民粹年代已臨」,就更有可討論的空間了——那說法不一定錯,但涉及我們如何定義「民粹主義」。
不過筆者更想強調的是:當民怨沸騰時,媒體發表負面報道和批評政府的意見,代表的是什麼?這裏,法庭的邏輯與一般傳媒人,甚至市民的認知,就大相逕庭了。判辭的邏輯是:民眾已經非常不信任政府,「不管原因如何,亦不管原因是否有理」(段262),人們容易接受負面資訊,甚至相信謠言;在這時候,以情緒化的表達方法批評政府,會火上加油。
惟對新聞傳媒來說,媒體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反映民意;民眾非常不滿政府,媒體自然把不滿反映出來。這樣做,也能夠幫助政府了解民情。為民喉舌,是很多傳媒人的常識。
抽離地理解「意圖」 與媒體實際運作有出入
第二點關乎傳媒所刊登的各種文章之間的關係。在審訊過程中,辯方提出的其中一點是,「立場新聞」也有訪問建制人士和刊登親建制的文章,控方只抽出17篇文章指媒體煽動,並不恰當。
就着這點,判辭提出了兩個反駁。第一是控方沒有運用所有其他文章,不代表控方承認其他文章不具煽動性。不過,控方也的確沒有證明其他文章有煽動意圖。所以判辭也強調第二點,就是「從法理原則來看,任何人發布煽動刊物並具有煽動意圖便是有罪,縱然這是他第一次發布煽動文章,即使他以往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段393)。
的確,如果我們談的是一個個人,那麼當一個人發表煽動文字時,我們沒有理由去看他以往說過什麼。但媒體機構與個人不一樣:新聞機構每天都發布跟時事相關的信息,而媒體在處理政治觀點的表述時,是會做某種整體考慮的。即是說,媒體所提供政治觀點的內容中,不同立場的比例有多少?媒體是否已經以不同方式向讀者提供了不同觀點?把少數文章抽離於媒體所提供的整體內容去理解「意圖」,跟媒體實際上的運作也有很大出入。
時評不能無的放矢 惟沒必要考慮所有事實
第三點關乎的是評論文章中「事實」與「意見」的關係。判辭在討論每一篇文章是否具備煽動意圖時,批評那些最後被判斷為具備意圖的文章,往往提出一些欠缺事實基礎的批評,屬於抹黑。不過,到底那些文章在什麼意義上沒有事實基礎?
時事評論固然要有某些事實基礎,不能完全無的放矢。不過,寫時事評論不是寫學術論文或法庭判決,沒必要考慮所有事實。評論者可以從某些事實出發,進行演繹、詮釋和推論,從而得出說法。演繹和詮釋的程度愈高,得出的說法跟原本事實的距離就愈遠,可以商榷的空間自然也愈大,但那也是正常不過的事。
就算在判辭中,也有從事實加以演繹的地方,例如上面提到關於民粹主義的說法。又或者判辭指「立場新聞」的定位是本土主義,也是基於某些事實再加以演繹、詮釋後的結論(但這結論也是可以商榷的,至少筆者沒有見過關於香港網媒的學術研究文章把「立場新聞」歸類為本土派媒體)。
判辭提出的對「立場新聞」所刊登文章的批評,其實往往是指它們沒有考慮全面觀點事實及過分詮釋。惟怎樣才算「考慮全面」、什麼才算「過分詮釋」,均難有清晰界線。時事評論本來就是就着一些事實,加以詮釋、演繹,以成一家之言。一篇文章就算是不全面而又有過分詮釋之嫌,那可能是因為作者想集中闡釋一方觀點,可能是因為篇幅所限未能把所有論據說清楚。這其中有個人風格的成分,也可能只是個別文章寫得不太好而已。若人們覺得某評論不全面或過分詮釋,可以回應反駁。在開放社會裏,不同言論和觀點自然會互相補足碰撞。
總括而言,「立場案」判辭對民情與媒體的關係、媒體運作的原則,以及時事評論的本質的理解,大抵跟很多新聞工作者和時事評論員的理解很不一樣。這些都是涉及「社會事實」的問題,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法律原則的問題。
如果法庭在判決一宗關乎一個行業的案件時,在社會事實的問題上,不盡量考慮該行業本身的規範和認知,那麼判決對該行業以至了解該行業的人來說,是很難有說服力的,也可能會對行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害。
註:Burns, K. (2018). “In this Day and Age”: Social Facts, Common Sense and Cognition in Tort Law Judg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45(2): 226-253.
作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