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葉蔭榮、趙永佳、侯維佳:大學聯招選對了嗎? 年輕人需要生涯「路線圖」思維

發佈於

【明報文章】每年JUPAS(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填報志願,總有媒體和社會人士向莘莘學子提供一些建議,例如怎樣針對放榜成績調整對策,以增加獲取錄機會等。雖說這些量化的「戰術性」建議,或可解燃眉之急,但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出發,他們更需要盡早有深層的思考,包括個人特質的認識、升學和職涯的探索,及生涯路線圖的準備;斷然不應單單考慮籠統的直覺喜好、成績條件及課程收生情况,而做出欠缺周詳反思的決定。

「大學之道」往往牽動着無數學生和家長的神經。然而,在這個關鍵過程,我們更需要將視野拓展得遠一些和闊一些。

「救生圈」心態 影響「人生動機」

在聯招過程中,學生們要由300多個課程裏,選擇其中20個並排出次序,的確不容易。學生們面對未來升學的關鍵抉擇時刻,或急於尋求趨利避害的方案,乃人之常情。有時候抱着一個水泡/救生圈,的確可解一時焦慮,尤其成績未如預期的學生,他們可能「為求入大學」而不理會課程的合適度,而倉卒做決定。至於這些策略本身是好是壞?很難一概而論:一則,它們很依賴對錄取數據的掌握度;二則,很多涉及市場預測,例如大學學位市場、人力市場,同學都未必清楚。但從學生長遠的發展考慮出發,他們更需要有深層思考;不應單單考慮上述籠統的資訊,而做出倉卒而無奈的決定。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過度強調「趨利避害」(risk aversion and benefit maximizing)的選擇方式,往往削弱學生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又提示我們:當個人感受到自主性、勝任感和關聯性的時候,內在動機才能夠得到充分激發;反之,過度關注外部因素如市場需求或入學門檻,可能會削弱這些心理需求的滿足。

長遠來看,這種決策模式不僅會限制個人發展潛力,還可能導致「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學生可能會形成一種被動的心理狀態,認為自己無法掌控自己未來,從而降低了面對挑戰和追求理想的勇氣。極端的話,他們會完全泄氣(de-motivated),甚或直接「躺平」。

發展專屬個人的「路線圖」

我們倡議學生們建立一種「路線圖」(roadmap)思維方式,不僅着眼於某個學業的時點(例如中學文憑試(DSE)放榜),更重要的是為整個學習和生涯、為未來,鋪設一條既清晰又靈活的發展路徑。

根據香港教育大學帶領的「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累積4年的數據及經驗顯示,如學校能夠有系統地讓學生透過自我認識、反思及整合個人興趣和志向(註),這樣學生便能積極自信地根據個人需要、興趣和能力,作出生涯(升學)選項及相應的自主行動。此外,他們的職涯準備度(career readiness)和情意社交指數亦顯著提升。當學生在不同情况下面對挑戰時(例如放榜),都能夠抱有自信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現時上述計劃已有三分之一的本港學校參與,以國際研究承認的優質指標,推行生涯發展教育;其中指標要求學校幫助每一名學生在中六畢業之前,為自己構建至少3個不同的生涯「路線圖」。數據亦顯示,當學校做到這標準,學生的職涯準備和情意社交指標,例如動機、人生目標、自我概念及對學校的態度,皆有所提高。

首先,「路線圖」不是「一刀切」的「獨步單方」(one-size-fits-all plan),而是需要個人一步一步做到深度的自我認知,包括: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興趣喜好、性格特質,以及建立核心優勢。

其次,對未來生涯、就業和市場,有系統性的了解和體驗。這包括設定長期目標,還需要制訂階段性的里程碑。另外,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能夠適時調整計劃是至關重要。生涯發展着重培養學生的抗逆力和韌性(resilience),幫助他們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從挫折中學習,並保持開放和成長的心態。

其三,應該鼓勵持續的學習和技能提升,最好是貫通整個中學階段,與DSE相輔相成。這樣,不僅有助於在DSE中取得好成績,還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明確人生方向,將學習與職業生涯環環相扣。

從社會宏觀角度看聯招

誠然,通過重重考試最終鯉躍龍門成為「天子門生」,至今仍是許多家長對子女的割捨不下的夢想。科舉制度在傳統儒家社會延續了千多年,為平民提供了向上流動的機會。這種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傳統,在現代社會中轉化為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然而,現代社會飛速變遷,其有效性正滿滿地面對挑戰——「學歷通脹」下,隨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學文憑不一定保證優越的就業機會;况且,如果「技能錯配」,傳統大學教育與快速變化的就業市場需求之間,可以存在不小的落差,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所以,「入大學」(to be or not to be)不再是問題,而是該要走哪條「成功之道」?怎樣走得通?才是關鍵。「職業無分貴賤」這種想法,未必真能夠成為普世價值;而「貴賤難料」卻是我們這個世代人人都要面對的難題。

更何况,我們不應忘記,根據教育局《中六學生出路統計調查》,每年中六畢業生還是只有少於一半(2023年為約45%)能夠升讀大學。對於未能升讀大學、在外地被稱為「被遺忘的一半」(the forgotten half)的學生,生涯發展思維與路線圖策略,才是他們探索大學以外的可能、實踐「多元進路」(multiple pathways)的王道。高等教育和大學文憑,仍然可以是、也必將是一大重點,但卻不應該是唯一終點。

以路線圖應對VUCA世界

總的來說:短視而零碎的策略,有它們必然的局限;過度重視考試分數和「趨利避害」的救生圈心態,可能導致選擇不適合的高等教育;缺乏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深入思考和正向期盼,容易造成學習倦怠和目標迷失。

依照現行學制,學校需要盡早推行有效的生涯發展教育,全面地整合校本生涯發展教育,從管理、校政、課程、活動、體驗、輔導及家校合作等範疇多元切入,營造正向校園環境和學習機會,而不再只視其為獨立的升學和就業輔導「服務」。根據我們的研究,依循一套整全的、全校性的基礎準則(benchmarks),方能有機地孕育學生的「路線圖」思維。

現今職場常以「VUCA」來形容當今的工作世界,即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過去「找一份工入行」的直線規劃思維,已經是過時了。家長要接受世界在變;不單在變,而且是今年的變化比去年快,今日比昨日更複雜。所以,重點是年輕人要懂得探索前路,令日後面對「VUCA」可游刃有餘;作為他們的同行者,需協助年輕人學會掌握人生的「帥印」。此外,家長亦要多留意未來工作世界(包括新興行業的冒升),拓寬自己的眼界和「容量」。

總體而言,我們的社會對「生涯規劃」需要有更新視角。生涯規劃是一種個人發展,亦是一種人生漫長旅程上終身需要的「思維習慣」(habits of mind),需要自小培養。筆者希望未來的畢業生,能夠透過完備的生涯發展教育,配以多元靈活的「路線圖」導航,不爭一個時點上的贏輸,積極活出精彩。

註:見網址clap.hk/?lang=zh-hant

作者葉蔭榮是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總監(學校),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侯維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總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葉蔭榮、趙永佳、侯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