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鄧鍵一:香港市民接觸新聞資訊趨勢續探

發佈於

【明報文章】兩年多前,筆者在《明報》撰文〈探討2020至2021年市民「迴避新聞」狀况〉(2022年2月10日),報告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在2020和2021年間,香港市民整體上透過報紙和電視接收新聞資訊的時間都減少了,而且表示自己「完全不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升幅,在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身上尤其顯著。放到當時的社會環境,情况大概是因為有一部分新聞機構不再營運,令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失去了一些選擇。另一方面,回顧當時疫情下,不少市民對每天更新感染數目、防疫措施等新聞感到厭倦,也不足為奇。

若疫情背景的確是當時一些市民減少接收新聞資訊的原因,疫情完結後,市民有沒有多了接收新聞資訊,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今年5至7月,筆者與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陳智傑教授共同做的問卷調查,便嘗試更新同樣題目的數據,了解市民透過報紙和電視接收新聞資訊的時間有沒有明顯轉變(註1)。

跟之前的問卷調查一樣,我們問受訪者每日分別花多少時間看報紙和電視新聞,包括網上瀏覽。同樣,只經營或主力經營網上平台的網媒(例如「香港01」),則不包括在這兩條題目的範圍內。

接收報章資訊時間 明顯比2021年增加

表1是2020、2021、2024年香港市民每日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時間。報章新聞方面,今年市民接收報章新聞資訊的時間,明顯比2021年多了:表示自己「完全不看」報章新聞的市民,由23.6%降至20.8%;同時,表示自己每日花逾一小時接收報章新聞資訊的市民,則由20.9%升至25.9%。不過跟2020年比較,市民透過報章接收新聞資訊的時間仍是減少了。

電視新聞卻是另一個狀况,比較2020和2021年,市民明顯少了透過電視接觸新聞資訊,在2021和2024年間,他們所花時間比之前更少:表示自己「完全不看」電視新聞的市民,由18.8%增至21.7%;雖然每日花逾一小時看電視新聞的市民,由20.7%升至23%,但整體上市民看電視新聞的時間,還是比3年前略少(註2)。換言之,若說2021年時,因社會整體上比較遏抑的氣氛令市民少了看新聞,現在疫情過後,氣氛稍緩和,市民的確多看報章新聞,但這個情况卻不適用於電視新聞。

「完全不看」電視新聞者 比例上升

為進一步了解,表2是按受訪者年齡層和政治立場,比較不同類型市民表示「完全不看」報紙或電視新聞的百分比。報章方面,在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中,表示自己「完全不看」報章新聞的佔比,由2021年20.5%降至14.4%,是各政治立場中最明顯。這可能是因為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一般較熱中知道公共事務;當疫情過去,社會氣氛稍好,他們便多了透過報章接收新聞資訊。比較年齡層的話,踏入2024年,30歲及以上表示自己「完全不看」報章新聞的受訪者,也比2021年少了。

電視新聞卻是另一個情况。比較政治立場的話,也是少了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表示自己「完全不看」電視新聞,情况跟報紙一樣。但自稱「中間派」、「建制派」、「無政治取向」的市民,跟2021年比較,都多了人表示自己「完全不看」電視新聞。比較年齡層的話,除了15至29歲受訪者少了人表示自己「完全不看」電視新聞之外,這個佔比在其他年齡層都增加了,當中以30至44歲尤其明顯。

資料所限,我們未必可就上述結果做太多詮釋。惟有兩點是明顯的:(1)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或因較熱心了解時事,隨着現在的社會氣氛比2021年稍好,他們比其他政治立場的市民更願意多看報章和電視新聞(同時自稱「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都較年輕);(2)過去4年表示自己「完全不看」電視新聞的市民,整體上呈上升趨勢。

值得探討的兩個問題

就上述關於電視新聞的觀察,有兩點值得討論。首先,由於我們的調查沒有包括網媒,而這幾年的確多了一些小規模經營的網媒成立,它們會否搶走一些觀眾對電視新聞的注意力,可以進一步留意。

第二,在資訊碎片化時代,觀眾在社交媒介多數接觸到很零碎的事實資料,而不少新聞機構都樂意以這種方式在社交媒介傳遞新聞資訊。不過,電視新聞一向最吸引的地方在於,在有限時間內提供新聞議題的主要資訊,以及訪問、引述不同持份者和不同立場人物的意見,讓觀眾有效率地知道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到底是資訊碎片化令觀眾對這種新聞呈現的需求減低了,還是因為社會上各種意見的多樣性少了,令電視新聞在呈現不同觀點方面沒有那麼好看,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註1:2024年問卷調查受訪人數為1002,回應率38%。另外兩次問卷調查分別於2020年8月、2021年11至12月進行。前者受訪人數為817,回應率38%;後者受訪人數為1066,回應率39%。

註2:若把答案轉化為分數,「完全不看」是1分,「61分鐘或以上」是6分,2020、2021、2024年受訪者每日看電視新聞的平均頻率(分數)為3.91、3.41、3.36;報章新聞則為3.93、3.38、3.52。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鄧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