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226):現代醫療的挑戰

發佈於

【明報專訊】經常有病人向我訴苦,覺得好醫生難求。我行醫30多年,見盡不少醫生和病人。撫心自問,我並不認為現今仁心仁術的醫生比以往少,只是社會環境改變了,令醫生與病人的關係起了根本的變化。

還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媽媽輪候「街症」,大清早太陽還未升起便要從觀塘趕往油麻地健康院排隊,每次都要花上3至5小時才見到醫生。當年科技落後,沒有「病人看醫生,醫生看電腦」的毛病,醫生本應有更多空間去了解病人的情况,可是我的記憶告訴我,當年的醫生很多都沒有耐性向病人解釋,更不用說關心病人。「排隊3個鐘,睇病3分鐘」並不只是今天的問題。雖然如此,那些年鮮有聽聞病人投訴醫生這回事。

醫學知識不再是醫生專利

為什麼?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醫學知識是醫生的專利,醫生的說話是神聖不可侵犯,病人對醫生的信任或容忍程度更創歷史新高。醫生與病人在這種不對等的關係下,偶爾出現一位仁心仁術的醫生便有如恩同再造,這是我們父母年代的普遍心態。

隨着醫學知識普及,加上社會對醫療質素的要求愈來愈高,醫生的意見由當年「一錘定音」變成「只是提供參考,病人自己決定」;加上AI高速發展將會逐步取代醫生某方面的工作,包括初步診斷、非入侵性化驗等,要保持良好的醫患關係,醫生再不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可是現今醫療企業的管治文化側重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例如縮短輪候時間、減低來自系統的失誤、嚴守程序及指引等,令醫護變成大機器裏的小齒輪,正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久而久之,這種「去人性化」的管理令「醫人變成醫病」,增加了醫患間的互不信任,亦埋沒了不少初心,加劇了公營體系的流失情况。

要扭轉這個困局,我們應重新檢視現今的管治文化。領導層厲精圖治的決心毋庸置疑,可是架牀疊屋的中層管理往往只會「層層加碼」,如何做到「多點人性、少些程序」,的確是一場持久的改革戰。

醫生更要發揮不能被科技替代的質素,尤其是對待病人的態度。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句真心的問候,不會令行醫者百上加斤,反而贏得病人的尊重。

文:陳家亮(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健康]

相關字詞﹕健康 醫患關係 人工智能 中大醫學院 陳家亮 吾生有杏 院長醫生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