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檢視增八大非本地生限額 教資會:沒時間表

發佈於

【明報專訊】8間資助大學現時可以取錄非本地生自費入讀學士課程,總數不應超出核准公帑資助學士學額總數的20%。最近有報道稱相關「20%限額」將放寬至40%,大學取錄的非本地生將倍增。教資會主席雷添良昨日回覆本報查詢稱,會方正檢視「增加非本地學士生」,仍在研究,「沒特定時間表」。港大校委會本科生代表戚由康稱,現時內地生是非本地生最大來源,盼院校增強對不同地方學生的吸引力;教大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周文港稱,措施可應對本港少子化和人才流失問題。

計及研究生 近7年內地生佔非本地生七成

根據教資會統計,八大多間院校取錄非本地學士生人數呈升勢,港大、科大均超出20%上限(見圖)。上月《香港統計月刊》顯示,近7年的非本地學生(計及研究生)以內地生佔比最多,維持約七成。

本報記者昨日致電教資會主席雷添良,他不評論相關限額是否由兩成放寬至四成,稱不同持份者均提出過「增加非本地學士生」相關議題,教資會正在檢視,「暫時仍研究中,沒特定時間表」,待相關計劃成熟才公布。

教資會回覆稱,社會各方持份者近期就招收香港以外學生人數上限方面提出建議,該會就此一直為教育局提供意見及支援,供政府考慮;又指八大獲公帑資助,「以滿足本地學生的升學需要及培育人才為首要使命」,同時在可確保教學質素及不涉額外公帑的大前提下,招收香港以外的學生修讀授課式課程。教育局回覆,政府致力透過一系列措施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包括取錄非本地學生入讀專上院校,不時檢視數據,按需要考慮採取適當措施。

《南華早報》昨日引述消息報道,教資會擬將八大學取錄非本地學士生限額,由20%放寬至40%,以每年1.5萬個資助學士計算,每年可取錄非本地生將由3000人增至6000人,2024/25學年起推行;又稱安排亦適用研究生課程。現時研究院資助修課課程設非本地生收生限制,但研究課程不限。

港大學生代表:國際化是有不同地方的人

港大校委會本科生代表戚由康關注港大內地生佔非本地生最多,倘教資會欲助本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助大學國際化,應有相應措施實現目標,「各院校和香港大學要反思為何對(內地以外的)其他地區的學生欠吸引力,真正國際化是非本地生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強調認同各地學生也有優異學術水平。

嶺大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劉智鵬說,歡迎提高相關比例,稱本地生學額必定不會減少,但內地生佔比或會再增加,又指內地生本是各國院校非本地生的主要生源,「若有統計內地生到哪裏升學,香港可能不算多」。教大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周文港說,香港少子化和人才流失問題嚴重,放寬至「40%限額」仍不足,冀將來再放寬,而限額一旦放寬,料院校也要提供更多學生服務,增加圖書館、自修室座位等設施。

劉智鵬城大撐放寬 周文港:40%仍不足

本報向大學查詢如何平衡本地和非本地生所獲教學、設備資源,中大稱有豐富經驗支援非本地生,並積極建立多元包容校園;城大表示支持相關措施,認為更多非本地生可接受本港優質的高等教育,相信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可透過一起學習交流、互相砥礪。其餘4間大學至截稿時未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