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后海灣城市化 濕地30年縮三成 候鳥減半 中大學者促保育須重「量」

發佈於

【明報專訊】每年冬季,本港后海灣濕地都會迎來數以萬計候鳥度冬,惟近年候鳥數量不斷下降。中大學者研究發現,由1988到2020年,香港及深圳后海灣的泥灘、魚塘和基圍等濕地面積減少4平方公里,減幅近三成,相等於后海灣面積約3.7%;同時,政府發展北部都會區,令后海灣城市化,被石屎覆蓋的土地面積增加15.6平方公里,包括魚塘和濕地被混凝土填平,間接影響后海灣水質。研究團隊指種種人為因素破壞濕地生態結構,不利候鳥補給。濕地保育除了重「質」,亦應重「量」,建議政府推行嚴格的規定和指引,減輕城市化對濕地的影響。明報記者 馬耀森

石屎地增幅等同1.5個灣仔

是次研究由中大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李成業教授和梁沛健博士,聯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Brendan Godley的團隊合作,對比過去30多年的數據,如高空圖,顯示后海灣土地用途的變化,以及后海灣的水質變化等,對候鳥承載力的影響。

研究範圍覆蓋后海灣一帶約112平方公里土地,發現於1988至2020年,石屎化的土地面積增加15.6平方公里(相當於1.5個灣仔),同期區內泥灘、魚塘和基圍等濕地面積減少約4平方公里(約等於10個西九文化區)。

紅樹林增275公頃 彌補部分生境

研究指出,位於深圳的后海灣一帶,例如蛇口在過去30年急速城市化,泥灘及濕地生境大幅減少。至於香港的后海灣,因米埔種植紅樹,以致整體紅樹覆蓋面積在1988至2020年增加275公頃,補償區內部分生境損失。

研究團隊成員梁沛健博士表示,香港觀鳥會數據顯示,每年后海灣的冬季候鳥數量,從2008年的最高點約9萬隻下降至2022年約4.8萬隻,是近年新低。后海灣泥灘及濕地面積大幅縮減,導致支援候鳥群的能力下降。梁認為保育后海灣一帶濕地,質與量同樣重要,應做到城規會指引濕地沒有淨損失的原則。

填海損水質 泥灘物種減影響候鳥

研究發現,候鳥數量與大型底棲動物,包括生活在泥灘內或泥灘上的動物,如蠕蟲、螃蟹和彈塗魚的數量有莫大關係,牠們容易受水質改變影響;而區內水質變化,與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計劃和土地石屎化有關。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