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港式生活圈先驅 見證90年代起北上趨勢 走在灣區概念前 祈福喜膺「示範社區」

發佈於

【明報專訊】這些年愈來愈多港人北上工作與生活,大灣區內地城市也積極打造港人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活圈,而33年前開創內地「港式社區」先河的廣州番禺祈福新邨,更被廣州市政府指定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示範區」,是大灣區人文融合的核心示範。祈福集團副董事長、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孟麗紅接受本報專訪稱,祈福一直以打造優質生活圈為己任,見證中國經濟起飛的同時,祈福也與時並進提升水平,提供綜合多元、齊全便捷的服務,讓港人享受大灣區優質居住環境。

明報記者 陳子凌

上世紀90年代初曾掀起北上置業潮,港人於內地買樓度假或退休。由祈福集團開發、建於1991年的祈福新邨便是港人首選樓盤之一。可以說,在有大灣區概念前,祈福已在港人融入內地生活方面下功夫。33年過去,祈福新邨不再只是樓盤,而是居住、商業、教育、醫療、養老、旅遊、經貿、交通均成熟的「港式社區」。

番禺昔晚8時店全關 今成不夜城

「眨眼之間,翻天覆地」,孟麗紅回顧這33年嘆道。她說一指祈福總部大樓對面橫貫祈福新邨的大馬路,「那時候很多路都未通,你現在見到是很多汽車,我當年見的是水牛」。孟麗紅憶述,當年祈福新邨還是荒地一片,她和丈夫(祈福集團董事長彭磷基)每每工作到晚上9至10時,「8點後酒店附近所有店舖都關門,只能吃麵包充飢」,需要什麼物資,也是兩人從香港抬過來,但也因體會過當年的不足,令孟麗紅更感受到國家進步神速。

「現在別說9點、10點,樓下凌晨都有很多食肆選擇,住客甚至不用落街;馬路愈來愈四通八達,去年地鐵(廣州22號線)也開通了。現在舉行活動也不用從香港捧東西過來,上網就買到,質量還很好。」孟麗紅還指一指會議室門口,「你看,剛剛開門進來,我就是用臉部掃描,除此之外,我們整個集團,以及物業管理都實行無紙化了」。

建護老公寓 智能化管理先進過香港

內地在交通基建、網上平台、生活水平等急促進步,祈福新邨同樣與時並進,不斷增加生活配套和提升服務水平,包括建設祈福醫院、護老公寓、大型購物中心等,附近也有多所學校。此外,社區早已採用智能化管理,說是「港式社區」,卻比不少香港屋苑更先進。2019年,集團成立祈福香港同樂會,除提供不同的生活服務,舉辦各式康樂活動,還為港人業主收集整理有用資訊,例如內地法律問題、政務服務等與內地生活息息相關的資料。

參與灣區建設 區內醫院成藥械通試點

有豐富港式管理經驗,又匯聚不少港人住戶,2021年廣州市政府印發《番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便提出要以祈福新邨為核心,建設對標港澳和國際標準,宜居宜業宜遊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到示範區生活、工作、旅遊。除了在社區管理、住客生活質量上做好示範作用,祈福新邨亦積極參與大灣區各類建設,其中祈福醫院已成為藥械通試點之一,上月18日醫院通過藥械通引進抗淋巴瘤新藥「坦昔妥單抗」。而2023年復常通關後,集團重啟京穗港台大學生實習計劃,區內學校與香港姊妹校也恢復了頻繁交流。「其實疫情3年,大灣區建設沒有停過,只是現在步伐更加快,政府及民間的雙向交流多了很多,灣區合作更緊密。」

盼各市政策加快銜接 港資不被視外資

作為粵港關係不斷邁進的見證人,大灣區城市之間深度融合固然是好事,不過孟麗紅指出,發展過程中也有要小心在意之處:「城市之間要避免各自為政,在一些政策及標準上,需要加快融合銜接,一來可減少糾紛,二來能更深度攜手發展。尤其是不同行業領域,一定要減少壁壘。」此外,她認為雖然港澳屬於一國兩制,但更是大灣區一分子,「是否可以不將港資視作外商或境外人士?這個值得探討」。她也特別提醒:「大灣區求才若渴,但要講求協調分配,如果內捲內耗,只會造成區內惡性競爭。」

祈福集團一直專注於祈福新邨,2002年起才先後在佛山南海、廣州花都及廣東肇慶拓展其他項目,2011年首次衝出廣東,於江西開發度假別墅。談到未來發展,孟麗紅強調核心仍放在祈福新邨,「首先我們會加大養老方面的投入,去年9月祈福護老公寓新院已落成,之後會繼續拓展;此外,我們也會優化祈福醫院的服務,例如整合衰老病防治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