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建討論區供學生先「破冰」 獲獎教師:盼返現實交流

發佈於

【明報專訊】過去數年新冠疫情持續網課致同學之間形成隔膜。恒生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馮慧心自創網上討論區,讓學生於實體課堂上網「破冰」,認識身邊人,上學年獲校方頒發卓越教學獎。她稱,網絡讓學生更自在互相認識,「但希望在網絡以外,他們回到現實時也願意走出來」。

社會踏上「復常」路多時,但馮慧心留意到學生於實體課仍依賴網絡溝通,稱不少人分組活動時第一時間建立WhatsApp群組對話,而非面對面討論,「教語文其實是教溝通,如果他們不肯在現實生活中走出來說話,要怎麼教呢?」她其後在學校網頁創立網上討論區,鼓勵學生於學期初留言直抒己見,發現「平時很靜的學生,原來在網上宛如另一個人」,學生「破冰」後再逐步展開面對面討論。

感學生文化知識弱 以為AI寫作「夠得體」

馮慧心在近年每個學期初做問卷調查,每次皆顯示逾半學生不曾閱讀金庸等武俠小說,有感「學生不再視閱讀是興趣」。她稱本地語言環境不斷演變,舉例上一代報紙用字優雅,「寫到古典文學似的」,現時語文已變得簡潔一點,不再着重雕飾。

執教鞭逾20年,馮慧心亦留意到近年大專生文化知識變得薄弱,例如學生不甚掌握「儒墨道法」四家思想,或無法列舉中國朝代順序,亦有學生混淆正規文學及網絡用語,如用「狗血」形容煽情、誇張,「他們會覺得這是正規的中文、或者是可示人的語言」。

馮又稱,學生誤以為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已經夠用」,可生成得體行文。她認為中文強調尊卑、客氣得體,ChatGPT很容易「拉平」語氣、語言的客氣程度。她不時抄錄學生組織的道歉聲明等書信作例,帶領學生逐句分析優劣,冀讓他們認識通曉中文商務書信的重要。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