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王卓祺:誤讀歷史 足以致命——黎智英案有感

發佈於

【明報文章】前言

《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涉嫌勾結外國勢力、違反《港區國安法》一案,審訊至今已有4、5個月。從新聞報道,黎智英案件中,各被告或證人口供透露的信息,大家可能聚焦其勾結外部勢力的詳細情况。但更令我驚訝之處,不止於他被質疑是否有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權的意圖,還有黎智英對國家的認知,以為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對國家的制裁可以起到他心目中的作用。

同樣「堅離地」的是那一批與黎智英一樣妖魔化內地政權,但走在街頭擲汽油彈、磚頭,以激光槍對準警察的黑暴港獨分子,以為小小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反中動亂可以「支爆」中國。相信他們對中國近代史一定沒有什麼認識;或許有些認識,但由於立場問題,只考慮個人一己利益,恐共加上反共的意識形態偏見,未有從中華民族近代屈辱的歷史思考問題,因而誤讀、誤判中國,犯下戰略性錯誤,或鋃鐺入獄,或遠走他方。誠可悲也!

本文就此現象借題發揮,指出像黎智英這樣聰明的人,居然也不了解中國政府對國家統一、主權獨立的執著有其歷史脈絡。居住在香港的中國人,對中國近代史更要有基本的認識。《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中落實,犯了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第29及30條有相關條款檢控,罪行重大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雖然未至於致命,本文以「足以致命」為標題,只是表達其嚴重性而已。

本文所指歷史,具體是指中國以下的歷史時段:(1)中國近代的百年國恥;(2)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至今前30年及後40多年的重要變動;(4)當前中美博弈及中華民族復興等4個組成部分。筆者以為,若能掌握上述4個中國近代史至今的重要歷史變動,便沒有像黎智英等反共、恐共者誤讀中國歷史而涉嫌犯下足以致命的嚴重錯誤。

近代中國的百年國恥

號稱「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於1799年逝世,短短的40多年後,1840至1842年便發生了鴉片戰爭,掀開了中國近代百年國恥的序幕,至新中國成立才基本上完結。其間最重要的是1894至1895年中日的甲午戰爭,大清帝國被千年來師華的日本打敗,賠款割地(台灣及澎湖列島),這才令整個國族從上到下痛心疾首,心感恥辱。這個劇變最終導致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的帝制,建立了共和國的現代政體,終結了宗族傳嗣的傳統。而其間最重要的是1905年廢除科舉,中國傳統以四書五經取士的制度終止,標示着當時國人與傳統政治及文化割裂的決心,義無反悔走向全面西化的道路。

1919年的五四運動可以說是延續性,民主與科學兩大旗幟只是現象,背後動力還是洗刷國恥、民族自強的意志所驅動。中間令人悲憤還有列強瓜分中國,中國淪為次殖民地;更有上海租界「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恥辱。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承認所有不平等條約,才完結了中國近代史百年國恥的時代。值得一提是當解放軍橫渡長江,英國遠東戰艦紫石英號無視公告撤離長江的期限,被解放軍炮彈擊損的事件,標誌着列強隨意入侵及佔領中國領土的時代的完結。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當年接受共產國際的領導,並與國民黨合作。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蔣介石大規模捕殺中共黨員和支持者,導致共產黨走向武裝革命;首先是建立紅色根據地,井岡山5次被圍剿,最後是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到陝西延安,才安頓下來。

基於國共鬥爭及內戰,共產黨為了防止滲透及叛變,鬥爭、整肅、整風成為其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國建國後持續不斷的無情、殘酷的政治運動亦源於國共鬥爭的歷史。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2000年)一書詳列中共肅反運動中自相殘殺的嚴重程度。他認為共產黨內部肅反的傷害遠大於國民黨特務的破壞。

還有,1934年10月開始從江西出發的長征,紅軍主力8萬多人,歷時368天,到延安時只剩七八千人,亦可見中共革命歷程的艱苦及犧牲程度,是血的洗禮及磨練。當然還有抗日戰爭,之後還有第二次國共內戰的解放戰爭(1945至1949年),亦犧牲無數生命。

1921年中共成立時,全國黨員只有50多人,出席中共一大代表13人。一個這樣細小的政黨,為何能夠在短短28年間,從井岡山打游擊,跟着被5次圍剿,逃至萬里外的延安,面對着美式裝備及數倍於紅軍的國民黨軍隊,卻愈來愈強大呢!當中的變動,最重要應當是遵義會議,它奠定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可以說,若讀過長征的歷史,便會同意,沒有毛澤東的卓越政治及軍事領導,便沒有共產黨的革命成功。同樣道理,沒有中國共產黨,今天的中國能否成為一個洗刷百年恥辱、主權獨立自主、不懼西方列強的國家呢!

新中國成立的70多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翌年10月中國志願軍即赴朝鮮,與剛打完二戰的美軍作戰。抗美援朝戰爭3年,毛澤東兒子毛岸英亦死於前線。為什麼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舉,卻走出國門到朝鮮半島,以落後的軍事裝備對抗當時最強大的美軍呢?熟知中國歷史的朋友會知道,朝鮮歷來都是中國的藩屬,明清兩朝均有應朝鮮要求出兵保護的先例。當年美軍跨越「三八線」,逼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威脅中國的國境安全,因為若然缺乏朝鮮的屏障,美軍隨時來犯。抗美援朝戰爭3年,亦與美國打成平手,並導致今天南北韓的分裂局面。但此仗卻樹立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換來至今70多年國境的平安。正如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所言,抗美援朝「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跟着新中國建設過程中伴隨着不少政治運動,如土改、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隨着毛澤東於1976年逝世,四人幫倒台,十年文革浩劫終於完結。而開放改革總工程師鄧小平登場,展開至今還未完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迎來了中國式現代化及民族復興的輝煌進程!

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經歷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而大家以為鄧小平會收縮改革開放的步伐,他卻高瞻遠矚,藉1992年南巡,加大改革開放。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加入世貿之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至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從11.1萬億人民幣,增至101.6萬億人民幣,佔世界比重從4%增加至17.4%。

這些年來,很多恐共反共分子只把新中國的歷史定格於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而看不到中國近代史的諸多問題,以及中共第一、二代領袖的歷史貢獻。同樣,他們只看到今天西方的繁榮進步,卻看不到西方諸國近幾百年來的崛起,是販賣奴隸、殘暴殖民統治及資源掠奪的過程。它們犯下的反人類罪行可說罄竹難書。

中美博弈的地緣政治大環境

2014年中國在南沙造島,美國開始認定中國是修正主義國家,威脅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開始打貿易戰,跟着美國制裁中國科技公司,並將其長臂管轄原則引伸到華為高層孟晚舟身上。隨之繼任的拜登亦不遑多讓,更加強聯繫日印澳組成的軍事外交聯盟遏制中國。

2024年5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歐洲,其中一站是塞爾維亞這個前南斯拉夫的聯邦共和國(南聯盟)。大家是否記得,1999年北約美軍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事件,導致3名中國記者死亡。美國聲稱是誤炸;儘管中國內地爆發大規模的反美示威,但中國力量有限,只能忍住憤怒及約束國內群眾,避免過激的行動。但此一事件說明中國民族復興還是漫漫長路,國際關係本質還是叢林規則。習近平此次訪問亦傳遞不忘國恥的信息。

1949年新中國成立只是站起來,1999年還要強起來。今時今日,中國是富起來及強起來,儘管可以平視美西方,然而台灣還未統一,解放軍未可改名。新中國成立70多年,經濟、軍事、科技方面都有長足發展,但仍然與第一強國的美國有相當距離。中國民族復興仍須努力。

總結

當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中國黨政決策者不可能在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如2019年香港特區的反中動亂,因香港有人勾結外國勢力,並恐嚇對中國實施禁運、制裁而退讓國家主權或香港特區管治權。若從上述的簡略回顧,中國近代百年國恥至今的發展,任何出賣國族利益的言行都會被唾罵為「第二個李鴻章」!聰明如黎智英者,相信是誤讀中國歷史,只看到中國共產黨犯下的一些錯誤,卻忽略了它為洗刷百年國恥的歷史貢獻,使中華民族終於站起來、富起來及強起來。

中國人常言,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黎智英涉嫌勾結外國勢力一案反映一個簡單的現象,意識形態的偏見往往使人只看到自己相信的「事實」,而忽略了客觀的現象。如何避免誤讀歷史或客觀現象,是一個大學問,關鍵還是在於擺脫偏見!筆者愚見,答案就是實事求是,要多做調查研究,查證與事前的判斷是否脗合,才好做定論。相信黎智英對國情的研判缺乏了上述的論證過程,以為中國共產黨「專制」、「獨裁」,中共治下的人民一定水深火熱,外國制裁會迫使中共政權改變!若本文4個時段的中國歷史能夠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績,最重要的是為中華民族洗刷百年國恥,使中國富起來及強起來。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認受性及合法性的來源。歷史中往往有不少插曲,我們要認真對待,但不要忘記大局管小局、全局管部分的宏觀分析及判斷。

作者是新範式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及社工系客座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王卓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