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中國學者閻學通在港演講:「逆全球化新秩序 須中美合作重啟經濟全球化」

發佈於

【明報專訊】著名內地戰略學者、清華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周一(6日)應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邀請來港發表演講。閻學通形容「逆全球化」(counter-globalization)已取代全球化,成為目前世界秩序的主要特徵,儘管中國仍支持經濟全球化,美國卻對中國採取針對科技業的選擇性圍堵,他認為只有共佔全球GDP四成的中美兩國選擇合作並領導各國,才能令經濟全球化重啟。

閻學通認為,全球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類型秩序——在冷戰時期,大國對立背後是受意識形態擴張驅動,具體表現是代理人戰爭;冷戰結束後是以全球化為主調的自由主義秩序,由經濟(市場上)和政治(民主化)領域自由化規範所引導;惟這種秩序很可能已結束,只是新秩序未有公認稱呼,他會稱之為「逆全球化」。

烏戰啟新趨勢 加沙戰顯西方「偽善」

談到全球化,閻學通形容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們認為全球化是正面事物,我們在經濟上從全球化受益良多」,故中方政策至今仍是「支持經濟全球化」。然而,全球化除了經濟面向,還有民主化的政治面向,「這不是中國政府支持的部分」。

閻學通認為逆全球化趨勢始於烏克蘭戰爭,既削弱自由貿易原則,打破全球供應鏈,強化「經濟安全」思維,同時加速民粹主義冒起和自由主義的衰落。至於加沙戰爭同時損害領土主權和人權,則是加強逆全球化趨勢的典型「偽善化」例子。

他解釋稱,偽善化見諸那些推動和支持人權的西方國家開始背棄人權原則,他以西方提倡「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主張為例,中美對此有連串分歧甚至爭拗,中方的問題是:「是什麼規則?」他批評美國從未對「規則」給予清晰定義,只是選擇性地使用規則,並隨意「搬龍門」。以加沙為例子的話,就是西方國家一邊談人權,一邊送武器給殺害婦孺的以色列現屆政府,令人認定這是偽善。

展望未來,閻學通認為民粹主義的動能令許多大國採取各種自我損害的政策,對國家利益反而有害無利,故在「逆全球化」秩序贏得競爭的國家很可能不是因為作出正確決定,而是犯下「較不錯誤」的決定。

中美兩極世界 華務實3層次抗圍堵

閻學通個人認為當前世界秩序是「兩極」,但不同於冷戰時期的兩個(美蘇)集團對抗,現今只是中美兩個國家之間的對立。他認為美國對華政策實際上是「圍堵」,儘管白宮傾向稱之為「去風險化」或「脫鈎」,惟據其個人理解,有別於冷戰時期對蘇聯的全面圍堵,美方當前策略是「選擇性圍堵」,即主動圍堵中國的科技領域——即所謂的「小院高牆」。

對比之下,他認為中國採取非常務實政策,其目標可分三個層次——最低層次是避免新冷戰,這不止意味着不重複蘇聯政策,還是想要避開蘇聯的結局,而他認為這很可能發生,因為一隻手掌拍不響,中方對打新冷戰(包括意識形態競爭和代理人戰爭)不感興趣;中間層次是避免中國對比美國的權力和國力差距(包括科技和GDP差距)重新擴大;最高層次是在亞太地區以至全球塑造有利的戰略環境,但這不容易,畢竟美國仍有這麼多盟友。

明報記者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