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梁幸發:香港可如何求變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早前閉幕,會上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向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決定。本次三中全會同時定下5年後的2029年,即新中國成立80周年時,要完成會議提出的改革任務。那麼香港從是次三中全會可以借鏡什麼?

三中全會的兩個主調

今次三中全會可謂在複雜多變的大環境裏召開。對外形勢方面,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美國等西方國家視為主要威脅,並透過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及各種制裁,試圖壓制中國發展;內部環境方面,中國過去以低廉勞動力及放任對自然生態的損害,成就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衍生各種社會和環境問題。

因此,從是次三中全會可看到其中兩個主調。其一是要以經濟改革作牽引,堅持對外開放,持續完善中國市場及放寬市場准入,以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平情而論,中國發展總量已到了深水區,當前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進入了調整期和面臨不少挑戰。三中全會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透過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催生新產業、新技術,並持續完善對外開放機制,以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引領國家發展邁向新台階。

其二是只有全面及持續推動變革,才能克服發展中一個又一個挑戰。事實上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全面推動改革開放,但同時也產生了城鄉差距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中國持續推動變革,透過改善基建和基層醫療等縮窄城鄉發展差距;又透過植樹造林、推動電動車發展等,修復在環境生態方面的短板。可以看到:只有持續深化改革,方能克服發展階段中所面對的困局和梳理社會矛盾。

香港的機遇與挑戰

回望香港,本港優勢是顯而易見。香港特區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享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作為自由貿易港,香港擁有資金自由流通、完善的法治體制和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現屆特區政府有為的施政新作風下,今年本港經濟保持增長,失業率維持低水平。透過多項輸入人才計劃,自2022年底起至今年6月底,已有逾13萬人才抵港;而今年上半年已引入超過300間企業來港,反映香港機遇處處。

然而,香港當前同時面對不少挑戰。第一,香港面對地緣政治及外圍環境挑戰。本港經濟表現較預期疲弱,其中部分歐美企業減少對港投資,影響本地營商和投資環境。香港需積極開拓其他海外市場,例如在執筆之時,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出訪屬東盟的越南、柬埔寨及老撾,積極為本港發掘新機遇。無疑,這些新興市場對香港而言或許較陌生,但我們要擺脫過往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並走出舒適區,建立對歐美以外市場發展潛力的正確認知。借鏡三中全會,香港只有持續革新求變,才能突破發展瓶頸。

第二,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本港過去經歷數次重大經濟轉型,包括1840至1950年代由農業和漁業發展為轉口貿易,1950至1970年代轉型為工業及製造業,以至1970年代至今以金融和航運等服務業為核心。香港過去均能克服經濟轉型面對的難關,今日香港特區更有一國兩制的重大優勢,並擁有多所位處世界排名前列的高等院校,具備成為高端人才集聚地的條件。

香港也是中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地區,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實行普通法的國家或地區,能夠選擇以香港作為解決爭議、仲裁和訴訟的指定所在地。毫無疑問,三中全會提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創新自主和高質量發展,將成為香港轉型過程中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第三,社會各界對香港經濟和發展前景未明。本港股市、樓市預計於短期內仍受地緣政治和高息環境因素影響而受壓;而全面恢復通關後港人外遊及北上消費,導致本地零售市道表現較疲弱。部分市民和企業對前景缺乏信心,因而減少在港消費及投資,進一步影響零售市道及經濟。

政府在吸納更多海外人才及企業來港的同時,更要以實際行動而非口號支援本地人才和中小企,並採取更具體措施,提振本地資本市場及確保樓市平穩健康發展。此外,重視國家和社會安全的同時,也要為發展提供多元包容的廣闊空間。

政府應聆聽吸納多元聲音

更重要的是,隨着就今年施政報告展開了公眾諮詢,政府應積極聆聽、吸納社會多元和不同的訴求與聲音,讓市民感受得到政府重視及了解他們的感受和需要,並以大眾能夠容易明白和理解的語言,坦誠、全面地解釋其政策的優勢和不足之處,立體地闡述香港故事。這將有助進一步提升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和獲得感。

最後,容許筆者以本港運動員江旻憓和張家朗於巴黎奧運贏得金牌的過程中,於決賽時均曾在比分落後下,最終反敗為勝作結,勉勵我們於逆境中,只要不輕言放棄,加上堅持和努力,香港終將走出發展困局,守得雲開見月明。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執業律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梁幸發]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