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倫敦】純粹的沉浸式體驗

發佈於

【明報專訊】得益於政府最近像找到新玩具般的大力推廣,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這個詞彙又再次回到公眾的視線。其實「沉浸」這個概念用於藝術,並不算新穎,若我們在網上搜尋沉浸式藝術,相信最大機會出現的是那種把名畫投影成動畫,充滿整個房間的打卡型展覽,緊隨其後的是teamLab那種高科技的互動式作品。久而久之,「沉浸」、「科技」、「打卡」好像畫上了等號。但是當你走入一個「360度投影AR巨型互動裝置藝術空間」裏面的時候,你到底是在「沉」什麼,「浸」什麼?

把情感帶入作品

Immersive experience之所以在當代藝術有一定的地位,是因為這種展示方式能把觀眾的感官(sensation不同於感受(feeling)或感知(perception))以及情感更好地帶入到作品之中,令一些語境比較曖昧的作品能更完整地展示給觀眾,因此在沉浸式的表達方式這個主題上,對於科技的迷信我是難以理解的。就像目前在Tate Modern(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Anthony McCall的作品Solid Light Works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例子來說明沉浸式體驗不一定等同高科技。

我會說這個作品是非常簡單易懂的,它基本上就是用投影的方式,把一些形狀的簡單動畫投射在牆上(1973年最早的版本其實是以Line Describing a Cone來命名,老實說有點太直白),在全黑的房間中,恰到好處的煙幕令這些光線變得非常硬朗,因此帶有強烈的雕塑感。作品看似簡單,但是要說它帶給我的感受,我會說它是我看過最好的沉浸式藝術品之一。

光可以說是藝術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不過在一般情况下,它只是一個令人類能看見的工具。而這個就是Solid Light Works這個作品厲害的地方,它以光作為唯一成分,做成一個裝置藝術作品。這樣說可能比較空泛,作為一個攝影師,以攝影來做比喻的話,就是把攝影這個行為本身,而不是最終的照片,做成了作品。當觀眾在這些光雕塑之間走動,它就會隨着這些動作而改變形態,因此令人有種置身異空間的感覺,在感官上完全投入到這個作品中。

而更厲害的是,Solid Light Works這系列作品完全沒有使用尖端的科技。這點讓我聯想到數年前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池田亮司(Ryoji Ikeda)的spectra III。一條三個牆面均會反光的隧道,加上天花板裝上一整面強光白色光管,相當刺眼、讓人失去視覺導向,產生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有點說遠了,我很推薦在倫敦的朋友去看看這個展覽,不過它也是有缺點的,就是這個展覽的場地真的非常暗,打卡黨可能要失望了。

作者簡介:當代藝術家,現居倫敦,畢業於 Central Saint Martins。個人網頁:michael-cheung.com

文:Michael Cheung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