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選民登記率超100% 誤差延3年始檢視 選舉處:檢討前不宜猜測 學者料因移民保留選民身分

發佈於

【明報專訊】選舉事務處去年以檢視估算方式為由,拒公布按年齡層劃分的選民登記率。本報及後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見另稿),公署調查報告披露選舉處早於2020年發現,個別年齡及性別分項的實際登記選民,多於估算合資格選民,即登記率高於100%,到2023年發現仍然出錯,遂要全面檢視估算登記率的方式。有學者分析,估算合資格選民人數因移民潮減少,但現時制度實際容許離港後保留選民身分,令登記選民人數沒相應減少,導致其有機會多於估算合資格選民。

明報記者 鄭啟智

根據法例,年滿18歲並通常居港的永久居民均合資格成為選民,選舉事務處透過估算人口數字,及永久居民身分證持有人比例,估算合資格登記為選民的人數,從而得出「選民登記率」。申訴署就本報投訴作調查,披露選舉處早於2020年發現,個別年齡及性別分項的登記選民,多於估算合資格選民人數,即選民登記率大於100%,惟當時判斷屬於「基礎數據的輕微誤差所致」,調整後繼續使用數據。直到去年選舉處發現情况持續,認為「在邏輯上並不符合常理」,遂全面檢視估算方式。根據選舉處數字,去年估算整體選民登記率為88.6%。

拒披露年齡層登記率

選舉處去年稱檢視估算方式

選舉處沒有交代選民登記率出錯的年齡組別。本報按選舉處算式自行以官方數據推算,發現在2020年21至25歲、26至30歲兩個年齡層,實際選民均多於估算合資格選民登記率,去年26至30歲的推算選民登記率仍超過100%(見圖)。

對於估算方式出現誤差的原因,選舉處回覆本報稱正全面檢視,待完成後才可充分掌握情况,在此之前不宜作出不必要的猜測或沒有根據的論述。至於為何首次發現選民登記率逾100%時判斷屬「輕微誤差」,相隔3年才檢視估算方式,選舉處沒有正面回應,並重申登記率非精確統計資料,主要用作內部參考,按需要調整估算方式屬正常。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近年大批港人移民,政府沒有系統性統計移民數字、年齡及性別等,令估算選民登記率時出現以往未見的不確定因素。他指出,估算合資格選民人數的基礎是人口,會因為人口移出而減少;目前制度容許離港後保留選民身分,令實際登記選民不斷累積增加,沒有隨分母相應減少,選民登記率就可能大於100%。

陳家洛認為,除非掌握移民數字及多少選民不再符合「通常居港」要求,否則難以準確估算登記率,倘當局修改算式加入更多變量推算,更容易出現誤差。他認為選舉處可沿用現行算式,但清楚解釋數據及誤差,並建議從政策層面糾正問題,例如因應大批選民離港,要求全部選民「再登記」。

田北辰質疑僥倖心態 促交代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批評,選舉處對錯估選民登記率一直秘而不宣,到申訴署調查才交代,做法「離譜」,又質疑首次發現數據有問題後沒立即糾正,「抱僥倖心態希望問題自己消失」。他認為倘移民潮導致選民登記率出錯,數據參考作用成疑,促請選舉處盡快檢視後主動交代。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強調選舉處主理選舉事務,公眾信心十分重要,當局沒主動公開事件會令市民憂慮有否其他問題未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