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體驗式學習點燃孩子潛能

發佈於

【明報專訊】熟背理論而不會運用,不斷做練習卻疏於思考……填鴨式教學已經與時代脫節,難為孩子提供應付真實世界所需的素養。只聚焦知識灌注和考試導向的教學,是以單一模式揠苗助長,與兒童心智發展相悖的做法。

教育大同自2016年起走入本地主流小學,在教學現場推動體驗式自主學習,支持教師實踐「以孩子為中心」的素養教學,讓學習回歸孩子的需要和興趣,讓以人為本的教學文化扎根校園。我懷着對教育不同可能的好奇與熱誠,於教育大同實習期間到訪不同LBD(learning by doing)學校,觀察和了解LBD體驗式自主學習如何更能培養孩子的潛能。

我發現體驗式學習原來是如此有趣,作為一種革新的教育模式,其精髓在於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將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與天賦,在主動的探索與實踐中發掘問題、尋求解答,進而建構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對於那些懷揣着對優異成績的渴望,卻自信受挫的學生而言,體驗式學習無疑是一縷溫暖的春風。它摒棄了「一刀切」的教學,確保每個孩子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在快樂的氣氛中享受學習。

讓學生表達想法 發揮創意

同時,體驗式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生的學習歷程,在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導學習,而教師則是輔助角色。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空間表達想法和發揮創意,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我參觀的其中一間LBD學校,在環保主題中,教師鼓勵學生從生活的點滴中尋找靈感,有學生從反思日常體驗得到啟發創造了一個環保水機,放置在學校舉辦的環保市集讓人使用。他們驕傲地和在場的同學、教師和家長分享這個創新意念,講解水機的創造過程和展示它的實際用處(圖)。觀眾的欣賞與稱讚肯定了學生的想法和實踐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這種學習環境能激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和表達想法,並以行動試驗和實踐。

體驗式學習亦能透過提供合作和實踐的機會,有效地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學生在合作中能夠學習和應用如何與人溝通、協作、解難等共通能力。在單向傳授知識的課堂中,很難有機會讓學生有效地發展這些技能。設計水機的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結合科學的理論知識,與同伴協作學習、討論和研究,並且應用動手創造能力,整個學習歷程由學生出發,與真實生活連結,讓學習效能事半功倍。

我們的教育正在擺脫刻板模式,以培育孩子創造和貢獻未來的素養為方向,積極發展以學生為中心,更多元、適切和有意義的教學方法及學習經歷。我希望更開放、有彈性和多元化的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看見自己的價值,發展潛能,綻放光彩。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主動探索和創造,成為有創新精神、貢獻未來社會的棟樑。

文:何曼燕(教育大同實習生、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與社區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學生)

(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