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恒指公司:納外企入成分股 先考慮與大中華關連度

發佈於

【明報專訊】恒指公司上周公布,將外國公司納入至恒指和科指成分股的候選名單當中,恒指公司董事兼指數總監黃偉雄稱,外國公司設有權重限制是考慮到其對恒指的影響,故設有最多4%的權重限制。納入外國公司會考慮與大中華的關連性較高的公司,目前傾向以主要上市為起點,將視乎市場情况和投資者意見,或再向市場諮詢。

目前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僅有6家在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當中市值最大的為普拉達(Prada)(1913),但早前因意大利當局的稅務要求,未被納入至港股通,黃偉雄指出,此將會為納入的其中考慮因素之一。他又稱,恒指的透明度高,主要考慮上市公司的規模、盈利,但亦包括其他客觀準則。恒指最終目標為100隻成分股,目前未有時間表達至目標,若有合適的股份則會加入。

被問及納入外國公司是否有助吸引沙特阿美等外國巨企來港上市,黃偉雄回應,來港上市的吸引力在於簡單稅制、清晰的上市規章,有機會納入恒指可能是其中一個考量,但措施原意為重新定位恒指反映香港整體股票市場表現的指標。

稱恒指拖累MPF表現屬「誇大損失」

近年恒指表現一般,被指拖累MPF表現,恒指公司發表網誌指出,反映恒指變動連同股息計算總回報的股息累計指數(HSTRI)由2001年至2022年的年化回報率為4.8%,未計交易成本,22年的內部收益率(IRR)為4.6%。

網誌提到,若強積金成員於2001至2022年間,每月強積金供款1000元,名義供款總額為26.4萬元,總收益為18.5萬元,IRR為4.6%,而價格指數只能反映恒指升1.2%,低估了收益。不過,若於1年前開始供款,則將有52元的損失,IRR為0.8%,而單看恒指2022年下跌15.5%,誇大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