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挪威開放深海採礦創先河 環團警告「災難」

發佈於

【明報專訊】挪威國會周二(9日)表決通過開放挪威海部分海域作深海採礦,創全球先河,此舉惹來環保人士及科學家反對,警告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災難性」影響。挪威能源部強調,只有證明能以「可靠及負責任方式」開採者才會獲批開發。

政府尋求綠能轉型 金屬關鍵成分

挪威是西歐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能源令它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在全球逐漸摒棄化石燃料的大潮流下,政府希望尋求綠色轉型,加快對清潔能源技術需求量大的金屬勘探。挪威近海管理局去年6月發表報告指出,該國海底蘊藏大量礦物資源,可持續式開發有助於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擺脫對部分國家的資源依賴、促進全球能源轉型。根據政府計劃,建議開放挪威海約28萬平方公里海域(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供海底採礦,承包商將使用遙控設備深入海底,開採硫化物礦牀(sulphide deposit)。它是由水底火山形成,含有銅、鋅、小量金、銀和鈷,這些都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成分。

恐損害重要物種 影響評估多空白

不過,環保組織和科學家警告,深海採礦會影響海洋生態,損害鮮為人知但對食物鏈具有潛在重要性的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指出,深海採礦的技術會製造嚴重噪音和光污染,破壞依賴結核(nodule)的生物棲息地。深海中有馬鈴薯大小的石塊,稱為結核和結殼(crust),當中含鋰、鈧和鈷等礦物。歐盟120名議員去年11月發表公開信,呼籲挪威國會不要通過該計劃,認為會對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帶來風險,信中還強調挪威政府所做的影響評估存在太多知識空白。挪威海洋研究所指出,還需5至10年時間研究深海採礦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挪威國會今次以80:20票通過表決後,並不意味深海採礦可以立即展開,政府強調企業必須提交計劃書,當中包括環境評估,之後由國會逐一審批,只有在謹慎的環境評估後才會發牌。

(紐約時報/BBC/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