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脾胃濕熱 氣血虛 病邪侵襲爆癬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天氣炎熱加上出汗多,容易誘發皮膚疾病,「癬」是其中一種常見皮膚病。皮膚癬屬於真菌感染,中醫認為與身體機能失調有一定關係,導致病邪侵襲身體,而身體狀况欠佳也會使感染惡化和妨礙康復。治療上配合中醫療法扶正祛邪,促進痊癒。

體質失調 影響皮膚狀態

中醫對癬病認識已久,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已經對癬的症狀、分類、治療等有詳細描述,並認為癬病發生與起居生活不潔,以致風、濕、蟲、毒侵襲有關,大約相對現代「感染」的概念。臨牀上常見癬病,包括頭癬(白禿瘡)、手癬(鵝掌風)、足癬(腳濕氣)、體癬(圓癬)、股癬(陰癬)、花斑癬/汗斑(紫白癜風)、灰指/趾甲等。中醫在古時對癬病認識多為濕熱侵襲,可引起皮膚紅疹、水疱、糜爛等症狀。病久則化燥傷血,皮膚會粗糙脫屑,病情反覆不癒。儘管現在我們都認識到皮膚癬的發病與真菌感染有關,但中醫認為癬的發生和體質狀况仍有一定關係。體質失調會影響皮膚及身體的狀態,增加致病機率,也影響病情發展和康復。

汗多皮脂旺盛 利微生物滋長

脾胃濕熱內蘊者,皮膚亦有可能受影響,常見包括出汗較多、皮脂分泌較旺盛、皮垢較多、體味較濃烈等,這些均有利微生物滋長,增加感染風險。若不幸受到感染,證屬濕熱者易見較鮮艷的紅疹,皮膚痕癢、長水疱、滲液、潰爛的情况也會較嚴重。除此之外,濕熱偏盛之人還有易長粉刺、大便質黏而臭、口黏口苦、舌苔黃膩等表現。

紅疹明顯重清熱 傷口潰爛重祛濕

要改善體內濕熱問題,中醫可採用清熱祛濕策略,運用藥性寒涼的中藥清熱,同時以有健脾燥濕或利尿功能的中藥去除體內濕邪,紓緩皮膚長紅疹、痕癢、糜爛、滲液的症狀。在癬病治療中,常用清熱中藥包括金銀花、野菊花、苦參、黃芩、黃柏、茵陳等,常用祛濕中藥包括土茯苓、薏苡仁、淡竹葉等。臨牀上如果紅疹表現較明顯,會着重清熱;傷口潰爛、滲液較多者,則偏重祛濕。患處在下半身(如足部、會陰)者,辨證時多會考慮下焦濕熱,用藥會偏重清熱利尿滲濕。如患處痕癢劇烈,中醫認為與風邪有關,治療可配合驅風止癢,常用藥有荊芥、蒺藜、白鮮皮、地膚子。患癬病日久者常見皮膚乾燥脫屑,伴隨痕癢,痕癢症狀往往在晚上尤甚,中醫認為與血虛風燥有關,可配合養血驅風的藥物如當歸、白芍等。

正氣虛弱無力抗邪 反覆發作

除內服中藥,中藥外治或浸洗亦可用於治療皮膚癬病。外治可選用成藥複方土槿皮酊;浸洗可選用有清熱解毒、祛濕、驅風等作用的中藥,製成藥液浸洗患處(見「知多啲」),常用如蒼朮、黃柏、苦參、牡丹皮、白鮮皮、地膚子等,功效包括改善感染,減輕皮膚紅癢不適,幫助皮膚修復。

氣血虛弱、正氣不足,也容易誘發癬病,並妨礙癬病康復。氣血不足可造就病邪乘虛而入,令皮膚受到感染發病;皮膚受感染後假如正氣虛弱無力抗邪,也會促使病情惡化、蔓延。有些頑癬即使長時間連續使用抗真菌藥物仍未能擺脫,反覆發作,時好時壞,以中醫見解或與患者正氣不足有一定關係,患者多為長者、長期病患,或免疫力欠佳人士。通過中西醫療法雙管齊下,一方面對抗感染,另一方面補益扶正增強體質,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攻補兼施 祛邪扶正

在補益扶正方面,氣虛者常見皮損癒合困難、反覆潰爛、皮疹色淡,其他表現包括易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慾不振、舌體腫脹或舌邊滿佈齒印等。治療可配合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五指毛桃等補氣健脾,增強抗邪力量,幫助創口修復。血虛者常見皮損蒼白、皮膚乾燥脫屑,其他表現包括頭暈眼花、精神不振、口乾、舌色淡等。治療可着重補血,臨牀常用方藥包括四物湯、熟地黃、白芍、當歸、大棗等。一般而言,用補益法醫治癬病時多數會攻補兼施,聯合清熱、祛濕、驅風的方藥,同時祛邪扶正。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 health.mingpao.com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