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物極必反 台灣亂中需思定

發佈於

【明報文章】連日來,台島內亂象頻出,讓外界觀感不佳,筆者亦更添憂慮。

台灣藝人林依晨在大陸一個節目中脫口而出自己是成都人,遭到島內輿論「霸凌」。除綠媒釋出的攻擊言論,曾經教過林依晨的教師亦發文暗戳「沒教過成都人」,要林「教師節不要再寄來簡訊」,並用上「失望」、「不可原諒」等激烈措辭。

島內輿論生態悄然轉變

該文雖已刪除,但身為人師,所宣揚的民粹立場,令一直倡導尊重彼此認同的台灣多元價值體系蒙塵。林依晨的爺爺是成都人,跟隨祖父的祖籍地認同,本無可厚非。人為割裂兩岸天然的血緣連接,為當前兩岸氣候更添寒意,也讓人嗅到島內輿論生態正悄然生變。

不久前,席捲全球的大陸「3A級」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也風襲台灣。《悟空》雖一度在台灣遊戲平台遭「卡關」,但在Steam遊戲商店,銷量很快衝上台灣榜單首位。《悟空》的精良製作贏得島內玩家真摯讚許,惟也招致「酸」評。綠媒有聲音指「文化輸出踢鐵板」、「畫虎不成反類犬」,綠營部分人更叫囂「玩該遊戲的人滾出台灣」。

一隻好玩的猴子,也被政治化了。其實,《黑神話:悟空》在全世界的成功,是中華文化內核加高新科技的吸引力使然,台灣本與有榮焉。用狹隘的「去中」思維「畫地為牢」,不僅圈住了台灣業界成長空間,也折損了台灣的軟實力和開放形象。

在政壇,喧擾多日、歷經多輪反轉的「柯案」暫告一段落,「第三勢力」領導人柯文哲被收押禁見。雖然柯本人或許並不清白,有違外界對這一政壇新星的期許和要求,但從司法過程和時機來看,該案「政治辦案」意味濃厚,島內有聲音指「勝選過關,敗選被關」。

亂象非偶然 賴清德打認知戰輿論戰

民進黨這一箭,當然不止「肅貪」一「鵰」——基於柯的政治潛力、對「Z世代」的召喚力,以及在藍綠兩黨政治天平上的分量,另兩「鵰」意在為2028年「大選」連任「清障」、「鋪路」,以及削弱藍白兩黨在台立法機構的影響力;但損失的卻是台灣司法公信力。「後柯文哲」時代,民進黨奪回年輕族群認同的雄心,恐也非「滅柯」就能夠實現。

種種亂象,實非偶然。賴清德上台百日有餘,「新政」之一的「社會改造,洗滌人心」,實則是打認知戰和輿論戰,塑造民眾心理,向其「『台獨』現狀化」路線靠攏。通過綠媒和側翼在島內施加「不支持『台獨』就是『不愛台灣』」、「說自己是中國人可恥」的輿論壓力,是「洗滌人心」的手段之一。將閩南語更名為「台灣台語」,是「文化台獨」的新起手式。由「清一色正綠背景」團隊製作的「大片」《零日攻擊》,則將民進黨擅長的兩岸對抗性敘事推至高潮,通過煽動兩岸之間的敵意,將民進黨「抗中」和「台獨」行為英雄化、合理化。

種種做法,不一而足,均為達成支持民進黨所推行的「台獨」路線及長期執政之目的,但對兩岸和平有百害而無一利。

冒進對抗內鬥 能帶來安定嗎

與亂局相對的,是眼下台灣人心思定。無論是經濟成長、個人發展還是個體心理層面,都在求安定。如何求「安」?需要能夠營造穩定、和平的外部環境,能夠專於發展、專於民生、專於福祉的政黨。在兩岸議題上對抗、割裂、冒進,在治理問題上專於內鬥和選舉「算計」,能夠為台灣帶來安定嗎?

美國大選在即,世界密切關注形勢發展。台灣的準備呢?一心投誠,恐難以換來安全的保護傘。不久前,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問題研究學者Jonathan D. Caverley在《外交事務》上發文,分析了台灣在美國圍堵中國大陸戰略裏的角色分量,指出台灣是一個可利用的戰略消耗品,而非必保的戰略目標;通過成本收益核算,得出「保衛台灣」屬「高風險、低回報」,不能把美國力量拴在台灣這個孤島之上的結論。

簡言之,美國有「以台制華」之意,但更有其國家理性。這也再度戳破了台當局關於「美國保台」的幻象。

古人云:物極必反。對種種亂象,島內也不乏反思之聲。筆者贊同:恰當的中美間取態、穩定的兩岸關係、清明的政治氛圍、多元價值並存的社會容量,是台灣所需、台灣之福。執政黨若能夠聽進去,或能懸崖勒馬,造福民眾;若一意孤行、一路「狂飈」,或為時晚矣。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